未来拿什么与其他城市竞争?面对这一时代命题,科教资源丰富的南京市大胆解放思想,用创新理念研究创新问题,用创新办法做好创新文章,大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名城建设呈现出全面发力之势,正日益成为南京新的城市品牌。
江苏台记者王鹏:“在我面前的是省产研院智能制造技术中心与鼓楼医院合作开发的协作机器人系统,有了这套系统,医生就可以避开高辐射的环境,在协作机器人的帮助下对病人病灶进行高精度的穿刺。”
小小的机器人,解决了医生辐射环境暴露的大问题,这家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仅仅成立一年多,就已经研制出多项这样极具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并成功孵化出13家公司。这股创新能量的迸发正是得益南京市今年出台的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提出探索建立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建立由核心团队、地方政府、社会资本等共同出资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人才团队持有多数股份。
江苏省产研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钱进:“我们核心团队的成员都会持有股份,整个项目净利润的30%拿出来奖励给团队,项目达到了优秀,还有50万的项目奖励基金。大家的干劲很足,有时候晚上我是赶他们走的。”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下好了科技创新的先手棋,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优势",基于这样的认识,南京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破除关卡的"超常规措施"纷纷出炉,未来网络发展峰会、交叉智能前沿峰会、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峰会等系列全球性活动先后闪亮登场,进一步提升了南京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地位与能力。
今年以来,南京累计签约新型研发机构133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项目258个,吸引了3名诺贝尔奖得主、44名国内外院士,以及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院所来宁创新创业。在最新发布的《2017年度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城市排名报告》中,南京综合排名居省内第一,科技创新绩效指数居长三角城市第一,综合评价仅次于上海。
南京社科院院长、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叶南客:“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提升南京高质量的发展,是南京加快发展的牛鼻子,把这个核心动力抓住以后,为科技企业提供优质创新生态,有利于南京科技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加快集聚,带动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农业硅谷等一批特色创新集群加速崛起,在位于南京栖霞区的中国(南京)智谷,70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拥有南大人工智能学院、南邮等院所,集聚了旷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京东、微软在内的2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
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马宁:“我们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的创新联盟,企业间和研究机构互动,人才的互动,资金的互动,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研发机构和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智谷集聚。”
今年1到7月,南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5300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255亿元,增幅19.6%。创新,正凝聚起助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鹏 罗聪懿 刘堃 夏敬栋)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