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他是清华首位书法博士后,曾获中国书法最高奖……

2018年08月25日 16:56:54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人物简介

  朱天曙,1974年出生,泰州兴化人。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聘任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被称为我国“70后”书画家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书法、绘画、篆刻皆长。

  北京语言大学,一栋二层建筑,红墙灰瓦,端庄古朴。在二楼一间挂着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牌子的办公室里,朱天曙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没有教育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我

  记者:您是高邮师范学校毕业的中专生,现在是教授、博导,这一路您是怎样走过来的?

  朱天曙:我是89年从兴化大营中学考到高邮师范的。

  我们大营中学那届共考上了6个人,我的总分是573分,中专的录取分数线是522分,那时中专的分数线要比上重点中学高许多,相当于初中的“高考”。

  当时农村缺师资,国家重视中等师范教育,中师生毕业以后的定位就为农村小学教师。但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意味着城市户口,上学、吃饭都不要钱,国家每个月还发补助。

  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教育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我。按理,毕业后,我是要回兴化农村教书的。但就在我毕业的这一年,国家有了新政策,每年可以从我们这些师范毕业生中选些人上大学,我们学校的保送名额是3名。这里还有个小插曲:首批保送名单中并没有我,但有一个学生面试后被退了回来,再次研究保送名单时,校长想到了我。就这样,我幸运地成为了三名保送生之一,这是时代给予我的又一个机会。没有这个保送政策,我就不可能上大学。或许现在我还是一个有书法绘画兴趣的农村小学老师。

  现在想起来还很有意思。当时的保送政策有个限制,必须“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而且,大学毕业后不允许考研。也就是说,我大学毕业后,还是要回到兴化去教书,不同的只是不当小学教师,改教中学。但就在我毕业的这一年,国家开始不给大学生包分配。于是,我自谋职业,到扬州旅游职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

  工作了三年零10个月,正好当时国家的考研改革慢慢放开,虽然说并不鼓励,但我们这些当初的保送生可以考了。那年,我去杭州西泠印社开会,碰到了我后来的导师黄惇老师,他问我,你怎么不考研呢?我说中师没学外语,底子太差,考不上。黄惇老师批评我,我这边的研究生基础比你差的都考上了,你怎么不行?这话对我触动很大。当时单位有些老同志还“劝”我,小朱啊,考什么研究生啊,研究生找工作都难。但是听了黄惇老师的话后,我不这么想了。我复习了四个半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生。

  后来就比较顺了。毕业后,我到上海工作,又有机会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成为该校有史以来第一位从事书法研究的博士后。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北京语言大学评教授是破格的,因为成果较多,英语不要考,年限也没设限,是建校50多年来唯一一个“双破”教授,这也是国家政策的“慧眼识人”。

  艺术方面的兴趣得益于家乡文化的滋养

  记者:您的出生地大营在兴化的最东北部,当时算很偏僻的农村了,怎么就喜欢上了艺术了呢?

  朱天曙:我的作品虽然不能直观地看到家乡的影子,但我在艺术方面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乡文化的滋养。

  要说当年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我的家庭。我生在兴化农村,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村子里的文化人。我至今都记得那个场景:一早起来,祖父提着毛笔在写字,从他头顶洒下的那束灯光,可以说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在那里播下一颗“种子”。

  我觉得父母的鼓励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就说父亲吧,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毛笔字写得特别好,村里的对联、标语都是他负责。每年过年有人上门求写对联,父亲总是说,让我儿子给你写吧,他写得比我好。我上师范的时候,有文章发表了,哪怕是豆腐块大小,父亲都剪下来,贴在本子上,特别自豪,到处拿给人看,说这是我儿子写的。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暖暖的。

  3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身边的世界发生什么变化,我从来没有变过。这份“执着”就来自于我的母亲。母亲是那种很有韧劲的人,不管吃多少苦,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成。记得92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商业氛围渐浓,老师们都做起了生意。我学的是历史,看不到前途,在那样的形势下,同学们纷纷改行,转学法律、学金融、学电脑……我的兴趣在艺术上,我对自己说,哪怕将来没饭吃,我也要写字、画画。2014年,微信兴起。我给自己定了个计划,每天读书,用微信体写心得体会,一天一条,连续写三年。我真的做到了,一天不落。去年,我从中整理了一千条,编了本“艺微”,马上就要出版了。

朱天曙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应该继承“书画印皆通”的传统

  记者:在书法、绘画、篆刻三个领域,您都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被公认为我国“70后”书画家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此外,您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史专家,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朱天曙:近现代的大艺术家,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书画印皆通,我们应该继承这样的优良传统。我在师范自学美术,读本科学历史,硕士学书法篆刻创作,博士学书法篆刻史,博士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学。知识本身是互通的。

  我的成长,离不开恩师们的指点。在扬州上学时,我遇到了艺术道路上真正的启蒙者和领路人——当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祝竹老师。他让我知道什么是“艺术”。黄惇老师,是第一个把我带进“艺术大门”的人。后来,我又遇到了南大卞孝萱老师,中国社科院陈智超老师,以及范文澜先生、陈垣先生、陈大羽先生等,他们都求“通达”。作为他们的学生,我在学习中注意艺文相合,创作和理论相合。

  我曾花费6年时间整理出版清初著名文人的《周亮工全集》,一共18册。

2012年,《周亮工全集》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书法兰亭奖。

  由于以前没有人对周亮工的集子整理过,很多作品被淹没在各种文献记载里面。我就利用自己目录学和版本学的知识,去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查找和研究。记得有一次,我在清华图书馆查找清代姜宸英的集子,翻来一看,借书卡上只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朱自清,一个是钱钟书。也就是说在我之前就这两个人看过。就像这样和大师们虽没见过面,但在书里对话,也很有意思。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做这样一些事情,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应该看什么书,应该学习什么书,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整理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朱天曙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学习书法不能仅仅重视技法

  记者:泰州有不少书法爱好者,对他们,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朱天曙:家乡的文化艺术氛围很好。学习书法不能光重视技法。我曾把我的艺术创作、教育、研究概括为三句话:正见力学,文心诗性,融通创造,这也是我的基本艺术主张。

  融通是什么呢,就是说我可能在讲书法的同时讲绘画的知识,篆刻的知识,讲书法的同时,可能在讲文字学的知识,历史学的知识。我现在带了两个博士生,我要求他们不要整天光盯住自己的学科,面要宽一点。

  为什么强调文心呢?我们现在好多学艺术的人变成一个技术者,只注重最基本的技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不重视。还有些人,学得很功利,学一种技术为了实用,去找工作等等。我们选择艺术,不是一个功利的事情,而是一辈子要追求的东西,所以要强调文心,一种闲情逸致,有很文雅的胸怀才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除了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之外,还要有文化修养、技术修养、审美修养,这是一个全面的塑造。

  当然啦,任何人成绩的取得,都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我常说“在书桌前坐了多久,就会有多大的成就”,艺术的道路很艰苦,要保持一个好的追求艺术的心态。我从小喜欢艺术,把喜欢变成专业,又变成事业,因为这份喜欢与爱,我从未觉得辛苦,反而觉得自己很幸运。

  泰州文化底蕴深厚,代不乏人,我很愿意为泰州书画繁荣做点实在的事情。

  (来源/泰州日报、泰州微视听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