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印发方案防控“小眼镜”,要求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
8月24日,太原市的山西省眼科医院,暑假临近尾声,中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检查视力,扎堆配眼镜。图/视觉中国
昨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从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等各方面提出了行动要求。
到2023年,力争实现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目前小学生近视比例近半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教育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
根据北京大学在2015年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若无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高度近视人群将达4000万至5150万左右。
《方案》对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提出了整体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孩子在家要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1小时
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方案》提出,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
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方案》指出。
■ 追访
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考试不超1次
学校方面,《方案》提出要减轻学生负担、加强考试管理,并对硬件条件等提出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硬件方面,《方案》提出,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
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需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课的课时要求为:小学一二年级要保证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
此外,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
教材作业本字体、纸张等将有强制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需在2019年年底前,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严格规范儿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辅、考试试卷、作业本、报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体、纸张,以及学习用的灯具等,使之有利于保护视力。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为确保《方案》落实,考核任务也被明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此外,《方案》要求,从2019年起,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