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渔业大力发展 全省稻渔种养面积突破50万亩

2018年09月04日 14:35:5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江苏依托水稻和水产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生态农渔业,发展农渔综合种养,截至当前,全省稻渔种养面积已突破50万亩。

  近年来,全省名地通过主推“虾稻共作”、“稻鳅共作”、“鳖虾渔稻”等模式,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等加强培训和示范引导,把稻渔种养技朮培训送到塘口、田头,帮助生产者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基层稻渔综合种养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省已建成以盱眙、泗洪、兴化等地为核心的2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实行标准化建设和生产,形成了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等多个典型模式及相关配套技术,平均亩产有机稻可达500公斤、小龙虾100公斤或河蟹75公斤,形成了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一批渔业响当当的品牌和“盱眙龙虾米”、“泗洪蟹稻米”等一批优质绿色稻渔品牌,产品信誉度高销路好。沛县湖西农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已形成产品加工、冷链仓储、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可喜局面,成功举办了3届荷花艺术暨龙虾美食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稻渔基地、品尝稻渔产品、领略稻渔文化。据盱眙、兴化、泗洪等地测算,稻渔综合种养亩产稻谷500公斤左右,虾稻米价格较常规稻米价格高2-3倍,亩纯收入平均可达3000元以上,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3至4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稻渔综合种养利用物质循环原理,稻田昆虫作为鱼虾天然饵料,鱼虾粪便、残饵又被水稻吸收利用,同时,水稻秸秆可沤田肥水,解决了秸秆焚烧难题,能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根据评估结果显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平均减少50%以上的农药使用量和30%以上的化肥使用量,生产出来的稻米和水产品品质高、口感好、更安全,达到了农渔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               

  稻渔综合种养可复制、可推广,从苏南到苏北具有广泛适应性,特别是苏北及里下河地区开展了大量的以稻渔综合种养为手段的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且不少地方群众自发改造中低产田、低洼地、旱改水等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闲置和“非粮化”、“非农化”问题。

  截至目前,全省现有稻渔种养面积50多万亩,年产优质稻谷30万吨、放心水产品10万吨,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赵宁佳 陈振宇 王鹏 戚剑锋)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