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日前,记者来到串场河小学,探访了张静老师工作的一天,深刻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辛劳。
△张老师在课堂上讲课。
张静是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串场河校区的一名数学老师,1988年从阜宁师范毕业至今,从事教师工作已有30个年头,多次获得盐城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盐城市名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张老师使用教具讲解。
上午7点20分,记者见到张老师时,她正在学校办公室里,利用上课前的时间对昨晚备的课进行调整。张静说,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就从家赶到学校,数学课一般都是上午第一节,所以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好上课的内容。
△张老师批改作业。
8点25分,张静老师走进六年级一班开始了一天的授课。每星期张静一共有12节数学课,还有早读课和晚辅导课。教了20年六年级数学的她认为,不同于其他年级,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数学又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前后知识连贯性比较强,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将为初中数学打下基础。因此,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备课占据了她工作和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
△张老师在试卷上写下评语。
9点,上午第一节课结束,匆匆赶到办公室的张静,来不及喝上一口水,便忙着批改学生的作业。“我们正常是当天批改当天订正,放学或者下课后,会将做错题的同学喊过来辅导一下,如果有很多同学错在同一道题上,我会在晚辅导课的时候再重新讲解一下。”
11点10分,学生放学时间,张静化身孩子们的“安全员”,帮着六(一)班班主任胥丽丽组织学生整理队伍,送孩子们放学,直至将孩子都安全送到家长的手里,她才转身取车回家。
△张老师给学生课后辅导。
虽然当天下午没有课,但并不意味着轻松,从下午2点到校后,张静一直忙着备课,同时研究教材、教法,阅读教育报刊杂志,为自己充电。除了每天正常的授课之外,作为该校中高年级组教研组长,张静还有教科研的任务,听年轻老师的讲课,做好传帮带。她说,学校现在提倡“教师发展共同体”,以前每周一放学后大家集体备课,每周四再进行集体教研活动,现在几乎每天晚上放学后,老师们都会进行集体研讨学习。
△利用课后时间,张老师自我充电。
“这道题不就是我们才讲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问题吗?解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首先得知道题目中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呢?”下午5点10分,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张静将班级里几个做错题的同学喊到办公室进行辅导。
△张老师赶往教室。
纵观全天,张静老师或持续站着、或一直坐着,久而久之,腰颈椎总会出现隐隐地不舒服,嗓子有时也会沙哑失声。但尽管劳累,30年来,张静对待工作始终如一,她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班级里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有责任更有义务对所有学生负责。
(来源:盐阜大众报 编辑/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