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继续聚焦乡村 让宜居愿景在乡村变为现实

2018年09月13日 06:44:44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乡村书屋鸟瞰

  村庄聚落风貌

  什么样的乡村是人们“心中的家园”?正在举办的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为主题,征集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这是自该项赛事举办以来第二次将赛题聚焦乡村。

  自2014年起,“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分别以“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利用”“我们的街道”“悦读·空间”和“田园乡村”为主题举办四届比赛,累计参赛人次超1.6万,提交作品超3000项,其中获得“紫金奖”139项、优秀作品奖470项。不少优秀参赛作品已在江苏乡村大地上落地生根——扬州市广陵区沙头村、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青山村等特色田园乡村设计作品,正是创意火花转化为现实的生动写照。

  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雷、王铠主创的扬州市广陵区沙头村永加永太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作品,摘得2017年第四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项目所在乡村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如何用好建设试点先发优势,设计出贴合乡村实际、有利于乡村发展与振兴的作品,让美好宜居愿景展现在江苏乡野大地?谈及创作初衷,王铠感触颇深。

  沙头村是“扬州市区菜篮子基地”“沙头蔬艺体验特色小镇”核心区,基础条件较好、农业技术领先。“作为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传承,设计期望将沙头村打造成为乡村产业复合提升的样本与近郊乡村创新发展的示范,探索出一条当代乡村发展的复兴之路。”在王铠看来,基于沙头村拥有较好的农业资源禀赋和要素集约优势,可因地制宜以“蔬艺”为主导业态、拓宽原先单一大田生产的农业链条。更为关键的是,“蔬艺”这一设计定位,将当地村民与外来游客紧密衔接起来,集园艺农业、蔬艺文化产业等新兴业态布局于一体,赋予乡村发展的中间环节更多创新活力。这番设计理念颇得赛事评委青睐,因其实际可行,延续并强化了我省“江—田—林—居”乡村发展格局,可为村镇产业注入多元并举的新血液。

  项目落地过程中,将深耕村庄存量资源与鼓励创新、激发乡村内生活力这两条思路同步推进,不仅蔬艺等现代农业项目加紧上马,一系列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增强乡村吸引力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加快建设。由村镇筹建、扬州市图书馆运营的“乡村书房”1个月后将全面落成,它既是景点的扩充,又是村民接受文化熏陶的园地。项目实施不急不躁,不搞形式主义,避免大拆大建“面子工程”,村里先后引入艺术家工作室、乡村振兴研究院、乡伴文旅项目等,以进一步提升村庄内生活力。

  “你们设计的特色田园乡村,最大特色是什么?”当初决赛现场评委这一犀利提问,曾让王铠思考许久:作为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其特色可能是一系列要点的综合,但归根溯源,塑造乡村特色,“江田林居”等原生态要素是最重要的,延续千年的农耕文明就在那里,我们要尊重它、努力去发现它。

  “宜居不仅是一种美好愿景,更体现一种责任。”王铠愿意将参赛以来的认知感悟与更多人分享。在他看来,本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宜居”为主题,与上届“田园”主题构成无缝递进关系,正是进一步强化人居环境提升在乡村振兴时代命题中历史地位的体现。“凝聚生态文化宝贵财富的乡村,也应是凝聚人气与发展活力、在未来更显宜居优势的乡村。”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