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德育工作能长寿?戳进来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2018年09月18日 14:07:3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他在北京三十五中任教多年,曾任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同志的班主任;

  他满头银发,英姿挺拔,一言一行都是德育的模范;

  他就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德育处第一任处长、全国著名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专家——孙学策老师。

  昨天(9月17日)下午,孙学策应邀来到南京市五老村小学,为五老村小学名校联盟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分享了新时代德育和班级工作的心得。一个半小时的分享,79岁的孙学策全程站着,他声音洪亮、金句不断。

   

  谈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前段时间,高铁“霸座男”火了。为什么有些人高学历却低素质呢?孙学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重智育轻德育造成的结果。孙学策认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要在中小学阶段完成,中小学所有的老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就德育讲德育,要根据教材里面的内容,挖掘出德育的资源,结合知识最好是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乍一听很恐怖,但孙学策谈到了林森浩投毒案、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后,台下听众哗然:的确如此。

  “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堕落的催化剂……”每讲一段“金句”,孙学策都会用一件件社会反响大的案例做佐证。

  “习惯的养成靠的是训练,最少要重复24次”

  台下有老师提问:“为什么在有些学校,2000多名孩子同时在食堂用餐,却能够做到鸦雀无声?为什么在有些学校,所有学生见到老师都能面带微笑,主动问好?”孙学策给出了两个字的“秘诀”:训练。“在训练期间,不要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反复,出现反复恰恰说明需要反复训练。习惯的养成靠的就是训练,最少要重复24次。”

  “做德育工作能长寿”

  还有老师问到:“为什么您看上去显年轻?”孙学策说,德育工作者不仅都显年轻,而且大部分人还能长寿:“做教师,做德育工作,要为人师表,无形中就对自己的品德有了更高的要求。有了良好的品德,这不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人类健康的三条标准码?”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姜坚 吴红鲸 编辑/贝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