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磨一剑 “苏式公交”便捷悠闲两相宜

2018年10月31日 16:00:36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公交优先是苏州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促进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提升绿色出行供给品质,着力改善绿色出行服务体验,对发展苏州城市绿色生态文明,传承保护千年古城和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自2013年11月获批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以来,苏州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先后出台了90余项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措施,开展100多项公共交通规划及研究项目,逐步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通畅、高效、安全、环保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经过5年的努力,苏州“公交都市”建设实施方案已全部落实,32项考核指标基本完成,同时探索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苏式公交”建设模式。

引力播

  公交路权优先 停车级差收费 

  因地制宜梳理古城交通

  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区是苏州的名片。既要保护悠久的历史文化风貌,适应古城区既有路网和格局,又要满足市民新时代的出行需求,这是苏州创建“公交都市”中的新挑战。

  对此,苏州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发展轨道交通+社区巴士、轨道交通+慢行交通,开行“苏州好行”等特色公交,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古城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鼓励居民在古城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市交通运输局综运处处长董闻宇介绍,由于古城区道路资源比较紧张,保障古城区公交的路权优先尤为重要。近来来,通过公交专用道及路口优先设施的建设,目前古城区主干道公交专用道已实现100%全覆盖。包括古城区在内的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里程达152.38公里,公交优先路口198个,较创建前新增专用道70余公里、新增公交优先路口162个。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运营速度得到有力保障,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车辆平均运营速度20.03公里/小时,明显高于高峰时段道路18.8公里/小时的平均车速。

  苏州还对古城区实行单向交通组织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按照“成熟一条、推出一条”的原则试点实施。区域内已有108条道路实施单向交通组织,实施后路段常发性拥堵较实施前下降21%,事故数量下降23%。

  为引导市民改变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有关部门还尝试制定差别化停车收费方案,并试点实施。目前,苏州古城区内共有级差式计时收费道路51条,停车泊位2475个,覆盖了古城区内超过85%的路内泊位,路内泊位周转率明显提高,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轨道+社区巴士便捷出行 自行车三轮车悠闲生活

  快慢相宜构建多元公共交通体系

  为了满足市民不同的出行需求,一个多元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正在苏州形成。

  董闻宇介绍,在古城区,轨道+社区巴士出行模式已经比较完善,14.2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内,分布着2条轨道交通线路、5座轨道交通车站,另有1条线路在建、1条线路即将开工。

  同时,依据“服务社区、接驳轨道、填补盲区、保护古城”的发展定位,苏州公交采取“走街串巷”的运行方式,在核心组团开行社区巴士,将社区、商圈、医院、学校与轨道站点串联起来,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截至目前,市区社区巴士已开行50条,平均长度7.3公里,80%以上的社区巴士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距离控制在200米以内,100%的社区巴士可与公交干线同站换乘。

  人力客运三轮车也是苏州构建多元立体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一环。作为景区旅游交通的一项配套设施,按照“数量适中、方便游客、文明有序、管理规范”要求,苏州近年来更新了430辆人力客运三轮车,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业已成为苏州古城的一道靓丽风景。

引力播

街头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持续推进,创建“公交都市”以来,苏州已累计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2425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3662辆,是创建前的3.64倍。其中,轨道交通站点已实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全覆盖,日均借还车次数超过21万次,单车日均周转率4次,70%的借还发生在轨道交通站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这意味着公共自行车较好地解决了轨道末端短距接驳问题。

  随着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元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建立,苏州公交吸引力日渐增强,目前,公共交通对机动化出行的分担率已达61.5%。

  报站名听“吴侬软语” 游景区坐“苏州好行”

  水陆并行打造特色旅游公共交通

  为乘客提供更为优质、个性化的出行体验是“苏式公交”的核心目标,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每年纷至沓来的游客也是苏州公交的重要服务对象。为此,苏州专门开通了游1至游5等5条旅游公交特色线路,不仅串联了市区主要景区,还在语音报站中加入苏州话元素,让游客亲身体验“吴侬软语”的优美。

引力播

环古城河水上游船

  “苏州好行”旅游特色线路则是苏州旅游与公共交通深度融合的产物。创建“公交都市”以来,“苏州好行”共投入车辆70辆,开行3条主线,并与景区加强联动,推出天平山专线等多个旅游交通一体化、定制化产品,自开行以来已累计运送国内外游客180万人次。

  水上旅游交通也是水城苏州的一大特色。董闻宇说,目前苏州已拥有游船近百艘,客位数量2800余座。近年来,苏州环古城河水上旅游还积极引入新能源游船,节能环保且舒适时尚的游船受到了游客好评,年均接待游客达260万人次。

  作为城市绿色出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慢行系统不断完善。全长16公里的苏州环古城河健身步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优美的健身场所和旅游线路,2017年入选“江苏最美跑步线路”。环金鸡湖慢行绿道、“太湖蓝”环太湖观光自行车道等一批慢行系统也在创建“公交都市”的进程中相继投入使用,现代化的城市风光,鱼米之乡的湖光山色,均可在慢行中尽情领略。

  此外,形式灵活多样的公交候车亭,尤其古城区116座古典园林式亭廊结构公交候车亭,与苏州城市景观相得益彰,在满足候车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展示传播苏州历史文化的窗口。

  所有线路智能调度 无现金支付全覆盖

  科技创新提升公交服务品质

  “苏式公交”还注重科技创新,通过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为百姓提供更高品质的公交服务。

  董闻宇介绍,在“公交都市”创建过程中,苏州建成了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和公交集中调度指挥中心,开发了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公交行业管理系统和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了覆盖所有环节、面向全部乘客的苏州智能公交体系,提升了公交服务的品质和运营效率。

引力播

苏州交通运输指挥中心

  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自相关系统投入运营以来,苏州公共交通正点率持续提升,公交车辆发车正点率达到92..64%;运力与运量匹配更加平衡,早晚高峰时段公交平均拥挤度约为67.3%;智能调度系统覆盖100%的公交线路,调度人员由实施集中调度前的400名降至目前的90名,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下降;公交信息查询更为便捷,“苏州行”App累计下载量已接近100万,日均实时公交查询量超过12万次。

引力播

轨道交通列车

  借力信息技术,拓展公交支付手段是苏州公交惠民的又一新举措。目前,苏州公交一卡通已实现省域公共交通领域100%全覆盖,并纳入了交通运输部全国互联互通体系。移动支付试点逐步展开,苏州轨道交通已实现微信和支付宝购票功能;有轨电车可微信刷卡乘车;微信刷卡乘车;常规公交全面推广电子市民卡和微信乘车码扫码支付乘车;公共自行车全部开通扫码租车功能。

  截至目前,苏州公共交通领域无现金支付已全面覆盖,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使用率达到80%,交通运输部互联互通卡刷卡量日均1.8万人次,扫码支付乘车日均1.7万人次。

引力播

  环古城河健身步道是苏州慢行系统中的一大亮点。环古城河健身步道是苏州慢行系统中的一大亮点。

  【链接】

  苏州“公交都市”创建点滴

  供给:苏州成为全国首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轨道交通里程、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市区公交线路389条、公交线网密度2.57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公共交通日客运量最高280万人次,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五,非省会地级市第一;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30.4标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苏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超过85%,空调车比例100%,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100%。

  保障: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和公交成本规制机制,创建期间累计补贴超过70亿元,财政补贴到位率100%。

  绿色:创建期间每年新购公交车辆500辆以上,其中80%以上为新能源公交车,目前绿色公共交通车辆占比超过84%。

  安全:实施全过程的公交安全管控体系,建立多层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及预案,严格落实城市公交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苏州公交目前配备了500名安全员,其中100名安全员专职跟车,400名安全员专职巡查公交站点,覆盖市区重点区域。自2017年起,新购置公交车上统一配备自动喷淋装置,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公共交通事故率年均降幅约20%,轨道交通自开通以来2300余天零死亡事故。

  惠民:7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18类特殊群体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特殊群体日均公共交通客运量接近70万人次,每年降低直接出行成本4亿元。针对高龄乘客、残疾乘客出行,轨道交通推出爱心预约接送服务,设置爱心助力板,解决轮椅乘客上下车等难题。

  人文建设:苏州轨道交通企业连续2年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公交行业先后涌现19名劳动模范,12人获“五一劳动奖章”,7人获“三八红旗手”称号。多条线路和车间获“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强化驾驶员人文关怀,建立公交驾驶员工资增长机制,据统计,一线驾驶员收入年均增长7%。

  公众参与:在省内率先成立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建立以乘客委员会为核心的第三方监督模式,创建期间累计开展各类调研活动30余次,编制简报40余期,市民参与热情和社会关注程度持续提升。

  规范整合多种投诉建议受理渠道,开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推出“今日苏州公交”微信公众号,注册用户突破40万,总访问量4000万人次,日均访问量70万人次,乘客可在乘车中实时反馈意见建议。目前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保持100%。

  场站:创建期间,新投入使用各类公交场站49个,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2000余个。推进公交场站标准化工作,目前已有87个公交场站完成标准化改造。

  国际化:苏州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助力本地“公交都市”建设。苏州是全球环境基金“缓解大城市拥堵、减少碳排放”世行项目试点城市之一,也是经交通运输部推荐,与世界资源研究所签署共同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合作备忘录的4个城市之一。其中“缓解大城市拥堵、减少碳排放”苏州项目共有19个项目和1项工作,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完成。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