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着烧饼漫步这条石板老街,惬意!

2018年11月09日 15:51:40 | 来源:倷伲无锡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长泾老街,风雨沧桑,

古韵古味,古风扑面,

情韵动人,今日修缮,焕发青春。

青石板的小街有模有样,

充满回忆的老房子。

  恬淡静谧,才是老街真正的样子

  节日里,古镇老街都是人流如织,但是江阴长泾老街很安静,更有人间烟火气,也更接近日常生活本来的味道。

  因为原住民们依然生活起居于祖辈留下的这片土地。在这里,幽深的小巷、沉默的井栏、油漆斑驳的花格子窗棂是景,那些充满人情味的“衣食住行”老法头也是景。

  街南是依河而建的平房或两层小楼,深一至二进,人们仍在屋后的河里浣洗。

  现在的长泾老街说不上有多热闹,听在街上住了一辈子的老人说:曾经街上米店、布行、书场、茶馆、南北杂货、客栈、浴室、裁缝铺等应有尽有,仅典当行就有好几家。

  每天清晨,四乡的农夫村妇,肩挑手提,向老街聚集,售卖着他们的“土产”。所有店家的伙计或老板,早已把木排门打开,排开货物,站在店门口,满面笑容地等待顾客的到来和一天生意的开始。

  老街两旁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不少隐藏在高高的围墙里。

  上官云珠、张大烈、沈璿都是老街儿女

  漫步千米长的石板老街,“青砖小瓦马头墙,四廊挂落花格窗”,感受长泾老街明清江南古民居传承的文化底蕴。不长的老街上人文景点众多,有一代影星上官云珠纪念馆、大福蚕种场、陈大同米行、纺织纪念馆、张大烈故居、汪家石牌坊…………

(上官云珠纪念馆所在建筑是其家族祖产,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行走在老街上,狭窄的街道与廊檐巧妙地构成了“一线天”,两侧小楼相依,进驻了不少特色老店作坊,与本地居民住所有机相融,再现了“前店后宅”充满浓郁人情味的历史风貌,而河北老饭店、汪家石牌坊、缪氏义庄、张厅、李厅、宋厅等文物点不时映入眼帘。

(大福蚕种场)

  来长泾老街,东首的“大福蚕种场”不可不到,这不仅是长泾,更是江阴、无锡乃至江南地区蚕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本之一。蚕种场运行了近90年、直到2010年才退出历史舞台。

(长泾民俗博物馆)

  和荡口、惠山古镇及南长老街相比,长泾老街在人们视线之外保留了更多原生态的淳朴和宁静。长泾老街的居民延续着祖祖辈辈的习俗,续写着百年记忆。

  老街上手工制作的月饼坊、烧饼坊比比皆是,月饼之乡果然名不虚传。

  作为曾经的朝廷贡品,长泾月饼一直以香酥脆甜、油而不腻著称,满街飘香的长泾月饼令人垂涎。传统的非遗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得到传承和展示。

  花一个下午去长泾老街走走,听听老街的故事,尝尝老街的烧饼,体会一下越来越难得的乡愁和烟火人情味儿吧。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