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的这些小秘密,老扬州都不一定知道!

2018年11月12日 10:14:07 | 来源:扬州市旅游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扬州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城,这座城市当然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小编为大家稍作盘点,一起来看看吧!

  1、扬州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扬州春秋时称邗,战国时称广陵,西汉时为江都国、广陵国,东汉至西晋为广陵郡,东晋分广陵郡为海陵郡、山阳郡,刘宋改南兖州,北齐改东广州,北周改吴州。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今之扬州才和“扬州”这个名称沾上了边;但还不能说享有了扬州的专名,这中间还有曲折。 

  隋炀帝大业初改扬州为江都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又改为兖州,六年(623)又改邗州,九年(626)才改为扬州。一般认为,及至此时,今扬州才享有“扬州”的专名。但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一度又改扬州为广陵郡,直到肃宗乾元三年(760),又改为扬州,这才算定了型。

  2、有专家认为,尧的出生地在…

  神居山又名天山,位于高邮。神居山也有汉墓,墓主人和汉广陵王刘胥一样,死后享受王侯葬制——黄肠题凑。有专家认为,尧的出生地就在高邮的神居山一带。

  3、苏中最高的山是…

  仪征铜山是苏中最高的山,海拔149.5米,它可是苏中海拔最高的山。林木繁茂,山南有千步梯可攀登上山,也可由盘山公路上山。

  4、扬州最窄的巷子是…

  扬州素有“巷城”之誉,那扬州最窄的巷子是蛇尾巷。这条小巷弯弯曲曲,也就2米宽度,100多米长,有16个门牌号码,尾部甩向南边。沿小巷走过,最窄处约70厘米,仅容一人通过,是扬州最窄的小巷了。

  5、扬州巷名的“十大十小”…

  十大十小分别是:大井巷、小井巷;大双巷、小双巷;大草巷、小草巷;大灯笼巷、小灯笼巷;大总门巷、小总门巷;大茅厕巷、小茅厕巷;大流芳巷、小流芳巷;大羊肉巷、小羊肉巷;大可以巷、小可以巷;大武城巷、小武城巷。

  6、扬州巷名的“十荤十素”…

  除了十大十小,扬州巷名还有“十荤十素”,分别是:

  ”十荤“ 

  羊巷、蛇尾巷、饺肉巷、螃蟹巷、鸡鸭巷、羊肉巷、黄牛巷、鱼皮巷、狗肉巷、鹅颈巷。

  ”十素“ 

  香瓜巷、五谷巷、麻油巷、石榴巷、糙米巷、芝麻巷、青莲巷、双桂巷、金桂圆巷、碧螺春巷。

  7、大虹桥原来…

  大虹桥原本只有一个桥孔。

  大虹桥初建于明末,原是木桥,因桥上的红色栏杆而称红桥,乾隆元年(1736年)将木桥改为石拱桥,因桥形似彩虹卧波,遂将“红桥”改为“虹桥”。桥体质量远不能适应瘦西湖主入口交通流量的需要,1973年市政府决定拆除重建,由单孔扩为三孔。

  8、驼岭巷的这棵唐槐…

  扬州古树名木中,超过千年只有两棵,驼岭巷的唐槐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南柯一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此树下,它也是江苏省十大“寿星树”。

  9、扬州盐商衰败于…

  扬州盐商,曾是清代一个富可敌国的群体。他们在扬州所积累的财富,一度成为清朝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当时在扬州活跃的盐商们,主要以徽商为主。关于扬州盐商的没落,都说是清朝皇帝震怒于盐商腐败,依附于政治的盐商们,盛也清朝,衰也清朝。

  对此,扬州著名学者韦明铧经过对于浙江余姚诸氏盐商的考证,证明扬州盐商真正的衰败期,并非在清朝,而是在民国。而他的这番考据,也填补了清末民初扬州盐商研究的空白。

  10、扬州最小的园林叫…

  扬州历史上最小的园林,名叫“容膝园”,只能容得下两人对膝而坐。

  (来源:扬州市旅游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