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记者/王婕 摄影/曹阳/刘延锋)
2018年11月14日19点30,南京·江南剧院
15分钟一出的经典折子戏,如行云流水一般在轮番上演:从《牡丹亭·闹学》:
到《孽海记·双下山》:
到《草庐记·芦花荡》......
观众席里传出的掌声不断,喝彩不断。
折子戏主角儿们有些特别,他们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13,然而表演起唱念做打,演绎起悲欢离合,即便难以掩饰地奶声奶气,十足的精神气和认真劲儿仍然让整个剧院的观众都为之振奋——他们是江苏省戏校15小昆班的40位小戏骨,今晚的演出是京昆艺术群英会29场演出中的一场,但对他们的意义非比寻常。三年的辛苦训练、学习,昨晚是第一次公开汇报演出的日子。
2018年11月14日,江苏省戏校15小昆班40位小戏骨C位上线。
此时此刻,后场的老师们可能比台上的他们更加紧张。
让我们把时钟往前拨四个小时,15点30,南京·江南剧院
压轴武戏表演还在进行最一遍彩排,15小昆班的赵荣家老师站在台下飞速的说着话。
“前面你耍花枪耍的再好,最后的亮相不精彩前面白搭知道吗,一定要注意最后的亮相!”
“小不点你往前来一点,哎对你看你这个动作搞的,下去以后练10遍!”
“晚上我会在这个地方贴个蓝标,你一定要走到这个地方来。”
作为省昆的武生,赵荣家老师负责统筹这个成立于2015年,旨在培养昆曲第五代人才班级的诸多事项。其他每门课程有戏校专项老师负责,学校力求用最好的师资力量,尽心尽力培养这些“第五代昆曲传人们”。
成人戏的彩排演员直接进后场化妆,但孩子们不一样。下午的彩排前,40个孩子首先在剧院里开了个班会,老师们提醒各项注意事宜,为晚上彩排加油打气。
同样紧张的还有他们的班主任,邢亚威。在不少同龄人还自称“宝宝”的年纪里,他已经是40个娃的“邢爸爸”了。
小昆班集体合影
记者:“00后很多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他们这40个会娇气吗?”
邢:“会,一开始情况非常糟糕。但后来大家慢慢的变得吃苦耐劳。我们的课很苦,无论寒暑都得六点起床,六点二十就开始练功,前两年基本都在练基本功,有些动作很疼。”
记者:“招来的40个孩子有中途退出的吗?”
邢:“一个没有。”
“小梅花”们
13岁的刘成果稚气未脱,扮演的柳梦梅却获得了中国戏剧专业组小梅花奖。
记者:“为什么可以获得这么高的奖呢?”
果:“因为,嗯,因为我运气比较好。”
记者:“如果不这么谦虚呢?”
果:“因为我天赋比较好......也比较认真。”然后紧张地望向他的好朋友,15岁的刘阳,“哎,你帮我说!”
结果刘阳说“姐姐,小梅花奖不难的,我也拿了一个!”
果:“你那是业余组的含金量没有我的高!”
兄弟俩就这样互相在后台拆台,临了记者说“来给你俩拍张照吧”,俩人坚决要求搂着拍,还没开始“抽条”的刘成果不服输的强行踮起脚尖搂住高他许多的刘阳。
邢老师说,小昆班的孩子们,关系都非常要好。班里在组班以前就得过业余组小梅花奖的,还有不少。但小梅花只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开始,他们的梦想大多是未来可以得“大梅花”,那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
“武”动乾坤
在赵荣家看来,昆曲必须是文武兼备的,但现在“文”继承的不错,“武”这一块却缺失的厉害。唱武生、武旦、花脸需要练功,又苦又累,很多演员不愿学,学了也不容易坚持。有的改唱文戏了,有的干脆走掉了。但是就像吃一桌菜,全是荤的或者全是素的都不合适,昆曲要发展,应当文武并重,行当齐全。所以整场汇报演出里,这次加入了非常多的武戏元素,最后一个武戏表演更是获得满堂彩。
记者:“孩子们的武戏非常棒!”
赵:“其实真实来说,差得很远,只是皮毛。”
身为武生,赵荣家有个愿望,在这一届小昆班里能弥补这种武戏严重流失的现状,文武并重。尽管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但他说自己一定会“尽全力”。
传承:孙女帮奶奶圆了昆曲梦
观众席里有一位79岁的老人,举止优雅端庄,昨天她带着女儿和外孙女包车从杭州赶到南京来看戏,台上《牡丹亭》里娇俏小春香的扮演者,是她15岁的宝贝孙女儿贺欣悦。
欣悦的奶奶是越剧表演艺术家,“我当年报考了杭州京剧院,没有考上,唱了越剧,但是梦想还是京昆,京剧昆剧是不分家的。”
几十年后,从小灵气漂亮的孙女贺欣悦帮她圆了昆曲梦,奶奶说,贺欣悦的确实演员的料,再加上她自己也爱戏,所以把她从杭州送来南京。
记者:“会不会心疼宝贝孙女要这么吃苦?”
欣悦奶奶:“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是作为一个演员,不努力、不付出是肯定不行的。”
戏校的老师们对于欣悦的肯定,奶奶既高兴,也希望能继续听点批评,她说自己对欣悦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是希望她可以成就她自己。
功夫从来不负有心人,尽管老师们无比忐忑,孩子们的首秀非常成功,不过赵老师说,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不过,恰满园春色如许,青春正盛的孩子们,未来,一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