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 " 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丹麦等地的 80 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史、" 慰安妇 " 等问题,从史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展开了对话与研讨。记者从现场获悉,日方代表西山胜夫对 731 部队军官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质疑,怀疑论文中的实验对象 " 猴子 ",实则为人体实验。西山胜夫称,目前京都大学正在对这些论文进行调查。
日本学者:
如果人体实验属实,应取消 731 部队军官的博士学位
△ 会议现场
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臭名昭著的 "731 部队 " 曾在中国东北利用人体进行活体解剖及细菌培植等一系列反人类的实验,犯下滔天罪行。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15 年战争日本医学医疗研究会事务局局长西山胜夫,一直致力于 731 部队的历史查证。
" 日本战败前后,拥有 731 部队博士称号的 53 名医生全部乘坐飞机回到了日本。一些与盟军达成交易的医学工作者、医生们,没有进行任何的自我批判,反而战后在日本医学界身居要职。" 西山胜夫告诉记者,据调查,截止到 1960 年,被京都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 731 部队队员有 34 人。
其中,平泽军医将校的博士论文《关于狗蚤的鼠疫媒介能力》引起了西山胜夫的注意。论文中记载了一项 " 特殊实验 ",将带菌狗蚤放在猴子的大腿上,出现并发症的猴子在被狗蚤附身后 6 至 8 天出现头痛、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 西山胜夫发言
" 猴子能告诉你它头痛吗?而且论文中的体温图表也无法对应猴子的正常体温。对此,我深度怀疑这 9 只猴子的实验,其实是 9 个人的人体实验。" 西山胜夫说,这篇论文于 1945 年 5 月提交,战争结束后的同年 9 月,战死的平泽被授予了博士学位。" 如果人体实验属实,实验报告就是捏造且违背伦理的,应该取消他们的学位。目前,京都大学正在调查,我们还在等待调查结果。"
西山胜夫表示,由于他的研究课题,明年召开的日本医学会大会,直接拒绝了他的参会申请。
中国学者:
被隐瞒的步兵第七联队史
" 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中,学界较为关注日军第六师团和第十六师团。然而,日军第九师团虽然也是进攻南京的主力师团,但在南京驻扎时间较短,他们在南京的暴行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王卫星说道。
△ 王卫星接受采访
据王卫星研究发现,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俘虏了 21 个人,但没有屠杀。从 12 月 14 日开始,一直持续到 12 月 24 日,这支部队在南京安全区等地反复 " 扫荡 ",大肆捕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普通平民、强奸妇女、抢劫财物,在南京犯下了一系列暴行。该联队战斗详报第七号所附 " 步兵第七联队 12 月 13 日至 24 日在南京城内扫荡成果表 " 中记载了 " 扫荡成果 ":" 刺杀、射杀败残兵 6670 人。"
"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日记中多次记录了日军在安全区内的强奸暴行,从日军关于‘扫荡’区域禁止其他部队进入的命令,以及步兵第七联队的‘扫荡’区域、宿营地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强奸暴行多为步兵第七联队所为。" 王卫星分析道。
更让王卫星感到气愤的是,南京大屠杀 30 年后,即 1967 年,南京大屠杀时任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队长伊佐一男编写了《步兵第七联队史 • 上海——南京战》一书,这本书资料丰富、记述详细,配有数十幅作战、行军或宿营地图,并详细列出了阵亡者名单,包括是否当场战死、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以及阵亡者父母、妻子、兄弟的姓名等。但是,对于记述南京城内的 " 扫荡 " 却十分简略,仅有半页文字,寥寥数语。" 显然,这本书的编著者试图隐瞒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史影像档案数据中心明年将对外开放
△ 张建军接受采访
" 这两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日益呈现出跨学科、跨地区、跨国际的特点,我们也在努力为大家做好这方面的研究而服务。"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告诉记者,纪念馆从去年开始,就在筹建南京大屠杀史影像档案数据中心,馆内珍贵史料和馆藏文物都将进行数字化智能处理,同时,纪念馆也会收集国内外相关的历史史料,向全世界研究学者包括普通民众提供," 预计明年年底,南京大屠杀史影像档案数据中心会对外开放,我们希望这些资源能够在研究和传播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了解,今年已经有 18 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离世,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目前已不足百人。到 2016 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已经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抢救工作,对这些老人一生的经历进行记录。" 我们下一步还会做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口述史,亲历者指的是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的伤害、但是目击或了解南京大屠杀的人,目前我们已经寻找到了五六十个这样的人。此外,我们会请幸存者的后代进行口述,对于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我们也想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研究。" 张建军说。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