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见证40年旅游业变迁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繁忙的工作、学习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很多人减压、放松的方式之一。
但是在40年前,出门旅游可是个新鲜事儿。要是能去天安门广场上看看毛主席的画像,那就足够人们炫耀半天的了。
40年来,旅游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的变迁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接下来的视频里,这位在旅游行业工作了29年的王胜敏,他的讲述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重点发展的是入境旅游,同时旅游业的规模也较小,很多旅游团的游客多为外宾,国内游客很少。即使有国内游客,也大多是单位组织的疗养,普通游客很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游的愿望也与日剧增。1999国庆节,中国设立首个黄金周,国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假日旅游的热潮席卷全国。
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中国迈入大众化旅游时代。于是,黄金周、小长假甚至是周末,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或精致高级,或欢天喜地的游客照。
改革开放的步伐大步向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人不仅玩遍全国,还玩遍世界。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旅游包机等服务吸引了更多国民出国旅游。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3亿人次,我国成为国际旅游市场上最重要的客源输出国。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日益完善,各种各样的特色旅游产品也被开发出来,增加了旅游市场的多样性。
比如忆苦思甜,纪念革命的“红色旅游”,跟着旅游团重走红军长征路,感受星火燎原、不畏艰苦的长征精神。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扩宽眼界、增长见识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因此暑期各种特色主题的亲子游也成为热门。
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方向的游学游,东欧方向的风景名胜游、房车游,肯尼亚方向的动物摄影游。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以来,在各种政策利好之下,越来越多的国人踏上了去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的路。这条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之路上多了更多中外游客的身影。
△中国游客在俄罗斯圣彼得堡
△中国游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立陶宛
与此同时,旅游业的配套设施、行业服务也不断提升,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40年前,游客们的吃、住、行条件都不尽如人意。比如,当时从南京到普陀山要坐一夜火车,还要坐船。
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购买机票、高铁票,大大减少了旅途中的奔波劳累。各种垂直化于旅游行业的APP和网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特色旅行的方案,人们可以自助在线预约、购买景区门票,旅行变得更加自由、个性化。同时,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旅游攻略也帮助人们把每一趟旅行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40年来,人们出门旅游的半径从省内扩大到全国,再到现在,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重要客户。这背后是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支撑,也是人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驱使。许许多多的旅行故事正在路上发生~
愿大家都能“有钱,有闲”,泛舟泸沽湖上看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埃菲尔铁塔前花式比心~
更多光影故事,请戳下方☟☟☟
40年,光影忆从前| 蝙蝠电扇—80年代南京人眼中的“小鲜肉”
视频来源: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乔然 张旋(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