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12月1日1时29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北纬61.35度,西经150.06度)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今天(12月1日)下午,记者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举办的情况通报会上获悉,此次地震“不会对我国产生直接影响”。
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的安克雷奇市震后照片,部分道路受损严重。来源: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是该地37年来最严重地震,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据介绍,这次地震是阿拉斯加37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震源深度40km,但仍属浅源地震,地震的破坏较为强烈。距震中最近城市安克雷奇大面积停电,大量房屋受到破坏,道路和桥梁受损,水管断裂,石油管道、3个机场关闭,当地100所学校全部关闭。阿拉斯加地区2家医院受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的部分频道停播。目前尚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地震发生后,安克雷奇市紧急管理部门督促人们寻找庇护所,警告Kodiak群岛上6000名居民前往高地进行避难。安克雷奇会议中心已作为紧急避难所开放。阿拉斯加政府地震后立刻发布了海啸预警,在检查完水下滑坡确定没有威胁后取消。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监测,截至12月1日10时,共记录到余震78次,至少发生了8次强余震,其中4.0~4.9级地震9次,5.0~5.9级地震3次,最大余震为5.8级。
地区曾发生全球第二大地震,过去一百年有6级以上地震14次
据了解,该地区历史强震较为活跃。1900年以来,震中附近300千米范围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4次,最大地震为1964年3月28日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地区发生的9.2级地震,造成139人死亡,是美国历史上记录最强烈的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全球第二大地震。此外在2018年1月23日,在阿拉斯加湾发生8.0级地震,距离此次地震约580千米。
据美国USGS地震灾害计划及其合作伙伴的监测和报告,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在此次震中150千米范围内发生了14次6级以上地震。
此外,今天的通报会还对今年11月26日我国台湾海峡6.2级地震情况进行了回顾。据介绍,该地震同样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影响不明显。该地震后很短时间内,部分民众的手机APP在地震横波传播到陆地前,提前约几秒至十几秒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
追问:
这次美国阿拉斯加7.2级地震的成因是什么?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刘桂萍介绍,从大的背景上看,该地区地震多发主要是由于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而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集中的原因,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在逐渐生成、向两边推挤,在周边板块交界处进行消解,在附近就会造成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变形,而构造运动一定比例的能量是以地震方式来释放的。该地区位于北美板块上,海洋板块不断俯冲就会造成构造形变,产生地震。
同时她提到,具体到这次地震,成因还是比较复杂的,“要根据具体构造形状、产生形变的方式才能分析出来”。
为何发布海啸预警又撤销?后续会否引发海啸?
刘桂萍介绍,发布海啸预警是根据海啸发生的一般条件来确定,比如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震级达6.5级以上,一般就会发布预警。而具体到每一次地震,并不是每个达到预警指标的地震都会引发海啸。这次7.2级地震不具备产生海啸的有利条件,可以说不会引发海啸。
会否对我国地震活动产生影响?
刘桂萍介绍,据相关统计研究结果,这次地震对中国的地震活动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我们把历史上阿拉斯加地区发生的14次地震进行了统计,在这些地震之后,我国的地震活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她介绍,地震间的相互影响与距离、震级和构造等几个因素有关,这次地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北段,而我国除台湾以外,距离环太平洋地震带都相对较远,同时我国和当地的直接距离也较远,此外这次地震震级也相对较小,“根据以往计算结果,7级地震在几百公里外造成的影响较小”。
今年以来全球地震水平如何?有何特点?
据介绍,2018年以来,全球范围统计,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5次,略低于18次的年均活动水平,其中包括2次8级地震。
今年,全球的7级地震在时间上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年初和8月之后,8月以来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在空间上,今年全球的7级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南段和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