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淮区致力于打造 " 最干净城区 "。记者从秦淮区中华门街道获悉,他们采取多项举措有序推进河长制工作,全力构建 " 城区即景区 " 的亲水宜居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辖区内东风河、南玉带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外秦淮河景观提升建设工作,全部完成。它们如贯穿南京老城区的蜿蜒 " 玉带 ",装点秦淮居民家门口的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秦淮区共计 26 条河道全面消除黑臭。
△南玉带河整治前
△南玉带河整治后
今年底,全面完成外秦淮河等河流的治理任务
东风河、南玉带河、外秦淮河 ……记者从中华门街道获悉,他们已全面完成这几条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景观提升建设工作。此外,513 厂沟、五一沟的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计划今年底全面完成中华门街道内的河道水环境提升整治任务,让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使居民满意度更提高。
据了解,街道的 " 河长办 " 多次协调组织沿河小区居民、小餐饮店、洗车店等排水户代表,通过座谈沟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和处理群众举报和投诉的问题。除了整合街道专业队伍及相关执法部门的力量,还通过定期组织社区活动、微信、横幅、入户上门发放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 " 河长制 " 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河道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来。
目前,中华门街道辖区内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街道辖区内的沿河排水户排水排污达标率达 100%,南玉带河、513 厂沟和五一沟通过治理全面消除黑臭。"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华门外秦淮河景观提升
今年以来," 河长办 " 共巡河 203 次
记者获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华门街道不仅全面建立街道、社区两级河长制,由街道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任总河长,下设 5 名社区河长,7 名民间河长、7 名社会监督员、1 名河道警长,还设立 " 河长制 " 办公室,负责组织处理辖区内的河长制工作,努力守好 " 责任河 "。
为提高工作成效,中华门街道建立了河长制会议制度、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和河长制巡查制度、河长制信息报送制度、河长制督查制度和河长制工作考核制度等六项制度。据中华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1 至 11 月份,街道共计巡河 203 次,社区巡河共 2338 次,日常巡河中共发现问题 126 件,自行整改 91 件,协调责任单位整改 35 件,处罚不达标排放事件 6 起。
遇到违法排水问题如何处理? 记者了解到,针对辖区内 35 户沿河重点排水户,街道定期进行入户调查,一旦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对涉及违法的问题,也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秦淮区共计 26 条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此外,沿河拆违、征收、退让 7 万平方米;贯通河道蓝线 80 公里;整治排口 260 个;完成片区雨污分流建设 1007 个;清淤疏浚 140 万立方。
(来源:现代快报,编辑/程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