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常州的大运河藏着全国绝无仅有的“运河之宝”

2018年12月12日 00:02:14 | 来源:常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运河之水,迢迢千里,孕育了常州的文化内涵;运河两畔的人们,与运河结下剪不断的情缘,念念不忘这条母亲河的哺育和滋养。

  12月11日起,记者邀请常州运河文史专家,从不同的视角,一同穿越运河发展的历史时空,沿着运河发展的时代脉络,说说运河往昔,看看运河变迁,寄托运河情思,畅想运河未来。

  专访人物

  邵志强

  市运河办智库专家、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文史专家组组长、常州口述历史研究院院长。曾参与常州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长期致力于常州大运河的遗产保护工作。曾撰写《常州运河史话》(合著)。

  “我小时候,常州人管这条河叫‘大河’,用常州话讲‘到大河上去’,讲的就是这条河。”小时候生活在运河边的那些场景,成了他心头最深的依恋。

  运河情思

  小时候到运河里扎猛子、摸鱼虾,至今想起仍很温暖

  小家安在运河旁,上学工作折返于运河两岸,直至现在还持续研究运河历史文化……这一生,邵志强可谓一直与大运河相伴。

  邵志强的童年时代,在运河边度过,到运河里扎猛子、摸鱼虾,和撑船的、拉纤的打闹,冬天还会在木板上装轮子,在结冰的河面上滑冰。


邵志强(右)

  大运河穿城而过,哺育着岸边世世代代的常州人。“我小时候住在西门,我奶奶家在西吊桥的太平巷,我小时候刚开始会爬、会走路,都是在大运河边,游泳就是在大运河学会的。”邵志强还记得,夏天,一帮孩子会偷偷摸摸去大运河游泳,回家后不敢对大人说。但奶奶用手指甲在孩子们的胳膊上一划,一道白印子显露出来,奶奶就知道你撒了谎:这是“大河水”在身上留下的印记。

  后来,邵志强因为插队离开了常州十年,“回来发现运河小了,可能是人长大了。”但是,小时候生活在运河边的那些场景,成了心头最深的依恋。“这些场景,现在想来仍然很温暖。”

  运河印象

  东坡公园,是常州近千年文化感情的流露

  “运河沿线城市有很多,但苏东坡却对常州情有独钟。”邵志强介绍,苏东坡一生十余次由水路舟行大运河来到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藤花旧馆。苏东坡去世后,常州人在其泊舟之处建“舣舟亭”纪念,千年未曾更易。

  而这里,也是邵志强平日最爱的去处之一。“东坡公园虽然占地不大,但比较幽静,富有野趣,这里还有很多古迹,舣舟亭、仰苏阁、东坡书院、洗砚池、御碑亭、万寿亭遗址等等,这里,是常州文化近千年情感的流露,你都可以抚摸得到,不论何时来走一走,都能给人一种慰藉,一种纾解。”

东坡公园洗砚池

  邵志强说,东坡公园是一个典型的运河公园,这里的半月岛,完全被运河包围,这在中国大运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东坡公园也正是以舣舟亭为核心打造的大运河景点,还被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考察团赞誉为“运河之宝”。

  在半月岛,有两处苏东坡的雕塑,其中一个《大江东去》,是苏东坡的一个坐像。这件雕塑作品,还曾斩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公园内的《大江东去》雕塑

  工作之余,邵志强喜爱摄影,曾经,连续4个月,每天到朝阳桥“蹲点”。“从朝阳桥看向半月岛,远处有塔,近处有水,中间还有仰苏阁,我每次来,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那个角度,邵志强拍了不下1000张照片。

  运河未来

  对待大运河这一世界遗产,要尊重她、敬畏她、保护她

  邵志强说,大运河现在已经是世界遗产,我们要尊重她、敬畏她、保护她;运河文化精神,要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是为了告诉老百姓,这条母亲河和这座城市的密切关系。

  在邵志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

  “我一直梦想着,保护母亲河,爱护大运河,应该成为常州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我们去做,我相信,会越干越好,我们的母亲河也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