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国大地沧桑巨变的40年,也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40年。伴随改革开放脚步成长起来的人们,被时代推动,亦推动时代。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担当者、亲历者、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一个个“中国梦”的生动样本。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重磅推出系列人物报道,为你捕捉新时代下鲜活多彩的中国面孔,带你一起感受中国发展的蓬勃动力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逐。
我叫汪剑超,在我女儿眼里,我是一个“收垃圾的”,她说得没错。我是一名环保创业者,但我们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垃圾分类。
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帮助1000万中国家庭开始垃圾分类,开启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
我2005年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了微软。去美国总部出差的时候,我看到美国总部的餐厅,饭后的瓶瓶罐罐、餐巾纸这些垃圾都会分开处理。
这件事给了我启发,与其抱怨国内各种原因导致垃圾分类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不如做点实事来改变现状。
最开始没多少人愿意支持我们做这件事,资金很困难,我把当时的房子都抵押了。家人一开始也不理解,觉得我为什么要去收破烂、收垃圾?但做下去以后,就愈发感受到这个事业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国家一年有2亿吨生活垃圾,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可以回收的。
那为什么我们做不好这件事?首先,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产生的垃圾大概有400到500种,很多人分不清哪个东西归哪个类型;其次,很多的民众虽然有朴素的分类意识,但是大部分人在家里认真做了分类以后,到楼下全扔在一个垃圾桶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我们就思考,怎么能够让大家知道垃圾分类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14分类的垃圾回收方法是基于市场化的,我们第一次把每一类垃圾的价格公开化、透明化,大家不光参与垃圾分类,还能从里面得到相应的收益,也能看到自己对环保的贡献。
我们选择的是一个虽然慢但是有机的、健康的发展过程,开始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确实是非常艰难的,每一个用户都是面对面谈来的。
在四川蒲江明月村有我们建立的自助投放点,村民可以扫描奥北小程序,花十块钱领取一个回收袋,装满以后拿到自主投放点,可以实时看到投放了多少重量,有多少收益。
收集好的可回收垃圾就放在回收点,满袋就可以换一个空袋,继续回收。周围的居民基本上都已经覆盖进来了。
现在奥北自助投放点已经成为明月村文化旅游新名片。环境好了之后游人多了,村民的收入也不断提高,因为他们逐渐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未来我们和政府的一个合作方式是,我们通过垃圾分类帮助政府减少垃圾,政府支付一部分补贴,这样是一个双赢的结果。除了做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销售的收入之外,我们还能有政府这块的收入。
我们觉得,扔垃圾的主力不应该只是中老年人,而应该覆盖更年轻的群体,甚至是学生和小朋友,因为他们才是未来。所以我们把业务扩展到了校园。
刚开始只有一个幼儿园的师生参与,一个学期以后,全校因为垃圾分类产生的收益居然有15000多元,接着,近一百所成都的学校就都参与进来了。
现在我们在成都的一百多个回收点位,每周大概有十吨左右的垃圾回收。一个城市如果有1000个、2000个回收点位的话,基本上整个城市的回收体系就能建立起来了。
垃圾分类只是手段,最终要的是结果。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日本,通过垃圾分类,能够做到垃圾的减量率达到40%、50%,这才是我们做垃圾分类的目标。
等未来我们回收量越来越大,我们可能就会和工厂合作,研发更好的生产工艺,制作再生产品,比如用牛奶盒子生产的再生纸做笔记本。
中国的再生回收体系跟我们整个经济发展是有一点点脱节的,把这些本来会被浪费掉的资源收集起来,让这些材料的价值变得更高,这是我们最终想完成的一个愿景。
人的意识都是从很小的事情开始改变的,拣破烂也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每天消费那么多的产品,它们都是对自然资源的损耗。我们希望用这样的实际行动,用扔垃圾这么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去撬动和影响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编者手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收垃圾的工程师,在垃圾分类领域找到了自我价值,更找到了社会意义。
对于创业者来说,踮起脚尖有璀璨星河,低头一瞥也有广阔大海。那些人们未曾注意的角落,也埋藏着可以闪闪发光的宝藏。
进入专题,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