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
两篇报道经无锡日报新媒体平台发布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
阅读量超“3万+”,网友评论近400条,
目前留言仍在持续升温……
……
小伙伴们在为无锡市城建鼓与呼之时
也为交通“三网”规划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地铁线网覆盖面能不能再广一点,实现镇镇通?胡埭片区上下班交通拥堵,规划和配套建设能否跟上?
记者就其中的热点话题
与规划部门进行了交流探讨
为啥目前地铁不规划“镇镇通”?
网友“WEIwei”:
“强烈建议3号线支线延伸到阳山陆区,5号线延伸到鸿山物联网小镇,6号线延伸到东港,3号线二期延伸到玉祁,最好一步到位,尽量实现镇镇通地铁。”
留言引来不少市民“跟帖”点赞
希望地铁扩大线网覆盖范围
特别是延伸至阳山、东港
等外围城镇“组团”
规划之初为何不一步到位,考虑“镇镇通”?规划人士介绍,是否适宜规划地铁,其实都有相应的指标体系可以测算,“规划一条地铁线路,必须要达到一个要求,即该线高峰期每小时客流需达到3万人次以上。根据未来人口规模测算,我市一些城镇组团应优先考虑中运量公共交通,如轻轨、BRT等。”
据介绍,这涉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分层问题”。人流量大的地区适宜地铁等大运量公交;人流量中等的,适合轻轨等中运量公交;人流量再少一点的,则更适合投运公交车。“一般1公里地铁造价都超7亿,所以从城市集约经营、精明增长的角度考虑,应科学谋划交通‘分层’。”
不过,规划人士也表示,城市规划“永远在路上”。“如果未来某一城镇组团人口实现爆发性增长,规划也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地铁走向备受关注,不少市民认真点开网上的规划图细细琢磨。有网友就提出,“建筑路滨湖区路段有时堵车严重,5号线为何不从蠡园开发区北侧建筑路走,而是从鸿桥路就早早提前往东拐,转上了太湖大道,再从太湖大道穿过体育中心,走上建筑路?”线网规划过程,细致而又繁琐。
业内人士介绍,线路走向要考虑多方因素,如要考虑列车转弯半径。根据规定,地铁最小转弯半径需在400米以上,350米则是极限,“如果列车车速快,而转弯半径却又过小,就很容易翻车。”再如,地铁通道的选择有诸多限制,不可下穿高层建筑,“这主要受建筑桩基的影响”。据介绍,5号线蠡园开发区段之所以“绕道走”,就是因为该片区的建筑路附近有多幢高层建筑,盾构无法掘进。此外,规划人士介绍,目前市民看到的规划路线,都已经过勘测,盾构掘进,完全具有可操作性。
超前谋划,跳出无锡看无锡,也有小伙伴呼吁“苏锡常轨道交通快互通互联起来吧”。好消息传来,我市已在地铁3号线硕放机场站预留了对接苏州轨道交通的口子,期待兄弟城市的轨道交通早日“牵手”。
胡埭出行难、天一高架堵“怎么破”?
网友“平凡人非凡心”:
“具区路、高浪路西延穿越梅梁湖是点睛之笔,盘活了太湖新城,为其腾飞疏通‘经脉’,点个大大的赞。”
城市快速路不仅关乎城市的内涵发展、品质提升,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更是治愈开车拥堵烦心事的一剂良方。
网友“ME”:
“区域交通规划也很重要啊,胡埭工业园区人流密集,每天上下班梅园附近的道路都极为拥堵,胡埭片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规划一下呢?”
其实,对此规划早有考虑。据介绍,具区路西延穿太湖、钱胡路快速化改造,对缓解胡埭、藕塘片区的交通压力都有极大帮助,“这意味着,从胡埭到市中心、到太湖新城,都将各新添一条快速通道,实现两个方向的车辆分流。”此外,地铁3号线支线也为该片区提供通勤服务。
除了胡埭地区的“出行难”,天一高架的“行车堵”也是网友热议的焦点。有网友就留言“吐槽”:“天一高架段能不能改线啊,每天堵车。有时候堵到半夜,大卡车还死命按喇叭,太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了。”
记者从市公建中心获悉,快速路网规划中的凤翔路快速化改造就涉及天一高架。随着快速化改造的推进,天一高架将拆除重建,从四车道改为六车道。根据货运通道网规划,312国道也将全线快速化改造,改造后该路段通行环境也会有极大改善。
加快推进锡澄宜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万众期待。网友“顾先生”在留言区提问,“S1终于规划对接无锡地铁了,但江阴过江通道如何对接无锡,还不太清楚。”据悉,我市在锡澄之间规划了新锡路向北接长山大道、凤翔路通道北延至江阴,远期利用第二过江通道向北实现跨江连接靖江,进一步提升无锡南北向的辐射带动能力。
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
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欢迎大家的献计献策哦~
来源: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无锡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