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到2018年,转眼改革开放40年了。社会巨变,回顾过往,大家都有句新的口头禅:“那时,我可万万没想到”!
要说变化,“房子”的变化也是天翻地覆的。从土坯房到商品房、从陋室到新居,从狭窄到宽阔、从栖身到宜居,甚至是,一个杯子、一张沙发、一部电话,“家”在不断变迁。
改革开放之前,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居民住宅短缺。加之70年代末知青及下放户返宁,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十分严峻的住房问题。据统计,当时南京市有10余万缺房户。为了解决居住问题,建设了一批标准较低的“临时住房” ,同时一些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也在单位的空地上插建职工住宅,多为筒子楼单室套,居住拥挤、环境恶劣、缺乏配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京市政府制定了“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以旧城改造为主”的城市建设方针,强调“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先后改造建成了瑞金新村、后宰门、南湖小区等一批住宅小区,几十年积累的“住房难”矛盾开始得以逐步缓解。南湖新村是当时全省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的居住区,可居住9322户,3.3万余人。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商品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住房市场呈现多元化,规划建设部门同步关注环境建设。为提高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和水平,南京市开始对多个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采用方案征集方式。
市场化运作在带来住宅市场繁荣多元的同时,限于当时开发公司的实力,也产生了住宅区开发规模过小的问题,90年代后期政府开始对已开发地块进行规划整合和高水平设计,建成了一批造型别致、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出行方便的住宅区。1997年南京市对月牙湖地区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完善,逐步形成了环境优美,功能合理,山、水、房、人相融的高档住宅区,荣获“全国小康住宅示范小区金牌”。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居住区、小区、组团”模式进行空间组织,结构清晰、设施齐全,道路分等级进行设计。开始注重环境质量与生活舒适便利性,同步规划建设商业设施、活动广场、休憩空间,室内空间更宽敞、功能单元更丰富。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的居住水平也越来越高,先进的规划理念、完善的市政配套、丰富的教育资源、优雅的居住环境、成熟的物业服务以及越来越智能化的家居,使人们从“住有所居”迈向了“住有宜居”。
2000年以后,居住区规划进一步精细化,更加注重品质要求与空间细节,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完备、细节更加人性。进一步完善交通组织方式,强调人车分流,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强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经验,将原有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三级配套模式优化成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两级体系。住宅内部更加舒适宽敞,套型更加多样以满足不同需求。
目前,南京城乡规划40年展览已于南京市规划局对外公开,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南京市规划局参观了解,感受南京40年来的城市变迁。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夏葳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