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5岁的小北门社区居民李长玉老人让儿子把自己存的粮票都找了出来,一查竟然有200多张。
老人说,这些都是她当年一点点积攒下来的,每一张都是以前生活的印记,蕴含着家庭的欢笑和泪水。她希望一直珍藏着这些老物件,以后传给子孙后代看看,让孩子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富足生活。
很多人粮票不够用,她节衣缩食不舍用
李长玉老人的老家在山东德州,婚后随着丈夫一起到徐州工作。丈夫在一家窑厂里干活,她则在家里看孩子。
大概是从六几年的时候,每家会派人拿着户口本和计划本定期到粮店领粮票。
据李长玉老人回忆,那时候小孩从出生到3岁,每人每月8斤面,大人每人每月27斤面,中间还根据年龄划分成11斤和14斤。“27斤面不是你们想的白面,白面只有一斤,其余都是玉米面、白芋面等杂粮面。那时候,白面是最好的,能吃顿白面馒头不加野菜和杂粮,就是最好的食物。”李长玉老人说。
当时老人和丈夫已经育有一女一子,丈夫在工厂上班,在食堂吃饭,就不发粮票了。老人和两个孩子一个月只有四五十斤的粮票,后来为了一天挣8毛钱的工资补贴家用,老人到部队里做针线活,请来了老家的母亲来帮忙照看孩子。母亲在徐州并没有计划,四口人就用这些粮票。
“恐怕接不上就省着用,因为没有粮票很难买到粮食。”李长玉老人说,这200多张粮票就是这样存下来的。为了节省着粮票,她在外面干活时甚至到地里生吃别人种的茄子,这样回到家就不饿了,可以把粮食省下来给孩子们和老人吃。
布票火柴票等都被老人换成了红薯干
老人积攒的票在1966年至1992年之间,有徐州市购粮票,有江苏省地方粮票,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老人的票几乎都是粮票,还有几张油票,而没有其他票。
那时候每人每月有八寸布,连做个鞋都不够,大家都穿得补丁摞补丁。即便是这样,李长玉老人依旧把很稀罕的布票火柴票肉票蛋票糖票等除粮票油票以外的票,都拿到农村地区,和人家换成了红薯干。她说,这些可以当饭吃,这样就可以把手里的粮票存起来。单是十公斤的面券老人就有一百余张,所有粮票加起来笼统计算折合粮食近3000斤。
老人的儿子说,他是1956年生人。“从我懂事起,大人们聊天时谈论的话题,经常是凭票购买生活物资。那个时候,不仅穿衣凭布票和棉花票,吃饭也要凭粮票、油票、肉票、蛋票乃至白糖票。这张长不过两寸、宽不到一寸的‘有价票证’,影响着每家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老人的儿子说,在他的记忆中,那时很多人家的粮票是永远不够用的。一家人领了一个月的粮票,要精确地算好一天能用多少,月末才不至于没票换粮,“买一样东西得给相同面值的粮票,否则有钱也不卖给你。” 老人说,那段时间所有家庭最怕的就是家里来人,不是不好客,而是只要别人来家里吃了一顿饭,那么很可能全家的粮票都坚持不到月末了。 1993年,全国取消粮食定量供应,粮票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人们吃穿不用愁,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要吃得好。大家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年人要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这种生活状态在票证年代简直无法想象!”老人的儿子感慨道。
票证成全家回忆 希望后代忆苦思甜更珍惜当下
后来,老人作为家属工搬到孟家沟,成为一名工人,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1988年,工厂建成了职工宿舍,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位于市中心附近的居民楼里,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老人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她说这些粮票要让孩子们保存好,以后拿给孙子重孙们看看,让他们珍惜现在的富足生活。
李长玉老人一生育有四女一子,两年前因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们轮流照顾,定期去医院做康复。现在老人有着3000多元的退休金,每次住院都能享受医保报销。半个月前,孩子们还推着轮椅上的她去转了苏宁广场,又带老人在外面吃了饭。老人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巨变,是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关于粮票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折射了社会经济的变迁。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近4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来源:快哉网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