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专稿 (记者/王晟)
老话说“冬至大如年”;
老话还说“冬至饺子夏至面”。
但是谁说“冬至北吃饺子南吃汤圆”?
我堂堂华夏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各有饮食习惯,看着今天刷满朋友圈的饺子汤圆,南京人民首先不服!
鸡汤和豆腐才是南京人民的“冬至真理”嘛。
冬至,是老南京很看重的日子,他们管这一天叫“大冬”,因为这天的夜晚是一年中最漫长的,也是“三九”寒冬的开始。
往年,中午之后,家家要摆好祭桌,祭祀先祖和故去的亲人,据说这是从周朝就流下来的传统。
现在,过冬至的程序简化多了,但老南京饭桌上的豆腐和鸡汤依然少不了。
以前最讲究的是“葱煎豆腐烧大肠”,吃豆腐还要配上葱和大肠,有“逗富”、“长旺”的寓意。
在物质匮乏的年月,这样油水丰富的佳肴,暖胃更暖心。
日子好了,大家更偏爱青菜豆腐——不油腻,还有“清清白白,平平安安”的意味,吉利着呢。
餐桌上最后压轴的肯定是老母鸡汤。俗话说,“冬至喝鸡汤,一吃补一年”。当然,现在家家的餐桌都丰盛,吃到最后,鸡汤也只是象征性地喝一点。
除了吃,还要送。老南京有讲究,要趁这天向长辈表达孝心。
民俗专家说,冬至做媳妇的要孝敬公婆新鞋新袜,叫做“履长节”,这种敬老的风俗在过去穿着传统布鞋布袜的年代,特别是郊区县农村尤其盛行,据说这样做是希望长者安然过冬,健康长寿。
在江北的六合及周边地区,每逢冬至,凡有女儿出嫁不足一年的人家,都要送冬令用品到女婿家,即所谓的“送冬”。有的还在送给女儿女婿取暖用的木炭中放进手炉、火盆等,希望女儿女婿日子美满红火。
南京一城习俗尚且如此,其它地区在冬至的饮食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啦。
羊肉和羊肉汤:
山东滕州、江苏徐州、四川成都等地,有冬至喝羊肉汤吃羊肉的习俗。比如成都羊肉汤锅,以简阳羊肉汤为主,是每年冬至前后必吃的美味。
宁夏银川等地,冬至要吃“头脑”——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
贵州遵义,有吃羊肉粉条习惯,据统计,一个冬至能吃掉几十吨粉皮,数百头羊。
简阳羊肉汤锅
馄饨
在苏州、无锡等环太湖地区,不少人家冬至要吃馄饨,意为吃掉混沌,一冬清平。
汤团
苏南和浙北,汤团或者叫汤圆逢年过节必不可少。吃的是汤圆,求的是团圆。
同样是糯米做的甜团子,福建人也格外喜欢。当地话叫“米时”。外面裹上一层糖粉的实心糯米团叫“糖米时”。冬至这天众人搓米时,期望着生活能有好彩头。
福建“搓米时”
其实,饺子汤圆也好,鸡汤豆腐也罢,百样的美味,都是一样的提醒:有家的地方,才有温暖。
这个冬夜,记得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