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舞、双人舞、群舞,借鉴昆舞步态、融入江南船拳,伴着或急或缓的配乐,渲染出江南美艳的春色、一见倾心的邂逅、斗智斗勇的抗争、红颜白发的爱情等各种场景……由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中心历时四年精心打磨的民族舞剧《柳如是》昨晚(12月26日)在常熟大剧院首演。大学生们的精彩演出博得阵阵掌声。
常熟理工学院院长江作军,副书记、副校长沈宗根,副书记周宏,常熟市副市长赵红等领导与千余名市民和大学生一起观看了演出。
该剧制作人、常熟理工学院团委书记尤小红告诉记者,该剧是校团委、艺术中心立项项目,是常熟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这部民族舞剧既是表达常理工学子对长眠虞山一代奇女的缅怀,更是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江南风格的音乐与方言山歌相融合,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风民俗通过舞剧生动活泼的形式再现,通过“艺术融合”,促进常熟特色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据该剧总导演黄志勇介绍,民族舞剧《柳如是》以生活在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的柳如是为原型,展现了她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全剧共四幕,通过柳如是与抗清义士陈子龙、东林党魁钱谦益鲜亮的爱情故事,刻画了她敢爱敢恨与忧国忧民交融而成的人生轨迹;对其后半生投身抗清复明运动的着力刻画,更是唤起人们对正气的传递和对民族、国家的热爱。黄志勇说,该剧的文学剧本创作、舞蹈构思与采风、音乐采编与剪辑历时三年;2017年3月起组织118位大学生开始排练、试演,不断赋予舞剧《柳如是》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如何既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地方特色,让历史与文化更加贴近青年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江作军如是说。
常熟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并积极发展校园文化,以学校艺术中心为核心,以大学生艺术团为载体,开展精品艺术活动立项,不断扩大和提高学校整体的艺术氛围。2018年,学校先后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包括“开心麻花剧团”、“京剧名家进校园”进校园等;开展第二届话剧展演月,开幕式创新形式举办沉浸式话剧《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食堂》,闭幕式话剧《芦荡情缘》剧本全新修改演出;以校地互动为途径,促使学校的艺术创作更接地气;以各类文化艺术展演、演出等活动为抓手,全面展示并凸显出学校专业的艺术水准。
据悉,当晚的演出通过“售捐”的形式,将门票全部收益捐赠给该校“公益2号店希望班”项目。近年来,该校依托公益2号店希望班项目,公益青年们通过团学组织“认捐”、爱心企业“募捐”、公益大卖场“售捐”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累计已捐赠善款56.61万元。
来源: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