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州的这片岛,品冬季里的第一抹清净悠然

2018年12月30日 17:12:59 | 来源:苏州太湖西山岛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岛上有修行之地,把所有的虔诚,伴着一炷清香留在这里。

  岛上有心灵的浴场,让那些佛音清香洗去尘世的烦恼……

  如果说去旅行、去拜佛是为了遇见不曾见过的美妙景色,经历不曾想过的充实人生,那么西山岛走一遭,就是一场最美丽的遇见。

  沿路走到包山寺,经历一番大气,走过一段小路,进入包山禅寺。

  包山禅寺,位于苏州西山,太湖之畔,依山而建。沿橘子树、杨梅树夹道的小路逶迤而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宿于寺内可荡涤尘嚣清心冥想,亦可围坐斋堂体味斋饭。早5点可上大殿,和法师们一同早课。

  西山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水果,寺庙之外可向果农购买,太湖之滨亦可享用太湖三白。

  包山寺曾是江南一带有名的禅宗大院,建于南北朝时期,极盛时寺僧上千人。现在门户凋落,僧人居士通总百来人样子,守着偌大一出院落,尤显清静。

  禅寺背依西山,三面环湖,四时有花果,这个季节最多的是蜜橘,满山尽是。

  沿路是大片的枇杷花。其他季节还有杨梅,柿子,碧螺春,冬天有大片的雪一样的梅海,山寺间小动物到处乱窜。

  白天可以听经,可以看书,也可以跟着师父学点书法国画,半山有家小小的佛学院。要不就坐在长长的台阶上晒太阳,或者到太湖边走走,苍茫水色,芦苇正白。每天早晚课,跟在师父后面,叩拜,听经,打坐,冥思。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包山禅寺绿意盎然,适合清幽,多一分悠然,多一份恬静。静若处子,安如潭水。

  绵绵冬日,檀香小筑的寺院里,暮鼓晨钟,炉香袅袅,就这样一个季节,西山君禅游至此,深觉温暖。

  西山脚下罗汉坞,罗汉坞里罗汉寺。罗汉坞以寺而名,层峦叠翠,果木森森,蔚然成海。

  寺前溪旁新建有石雕牌坊一座,额枋刻着李根源隶书的“古罗汉寺”。进入牌坊,迎面便是两株名木香樟,并列依溪,一株盘根错节,屹立常青,茂如翠盖;一株苍劲挺拔,深荫翳日,姿态古拙。两树同被一株径粗60余厘米的古紫藤缠绕,辩题瘤疖,似云龙戏株,被称为“藤樟交柯”,蔚为大观。

  寺前,罗汉松一株,如金刚屹立,顶端主干折裂,新枝出于枯木,有枯木逢春之意。李根源对此有“紫藤一柯,夭矫拿空,较拙政园文藤尤奇古可爱,罗汉松一株,亦逾千岁之物”的评述。山门郑重端坐大肚弥勒佛,身背黄袋,笑脸相迎。上有匾额,名曰:“皆大欢喜”;寺门有联:“笑不尽古今事,看得见去来人。”像后屏上有对联数副,为古寺添趣::开口便笑,笑古、笑进,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笑到几会方合口,做来无日不开怀。”过了天井是罗汉堂,一座清代建筑内供石雕释迦牟尼像及花岗岩石刻童子面十六罗汉。雕凿粗放,造型朴拙,神态各异,给人以庄重淳厚之感,有盛唐遗风,这种特殊的罗汉造型为国内所罕见。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这里,不来不去。罗汉寺有磅礴大气之势,恢宏抖擞之意。

  苏州观音寺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西南角的绮里坞,古称花山寺、观音院、观音寺,是中华最古老的观音道场。观音寺历经近1600年的历史长河,她的兴衰起落构成了一幅灿烂壮丽的历史长卷。

  观音道场始建于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历经千年,饱经风霜,由当时益州刺史张裕奏请朝廷,皇帝刘义隆御笔批准建造。开山祖师为立安禅师,寺内供奉观音菩萨,由徐州刺史杨谟所造。张裕有感于寺内水池中莲花盛开,山上鲜花争妍,将寺命名为花山寺。有诗题曰: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明代花山寺气势仍不减当年。弘治年间的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鳌,辞官还乡后,伙同友人来到花山寺,称赞花山寺为洞庭诸寺中最好的。他们游赏到太阳落山,仍流连忘返,并挥毫写下“洞庭诸寺之景,花山最胜。游者至暮而不能归也。”。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于明嘉靖年间的一个早春,约了十余个朋友,来到花山寺游玩,仿佛进入世外桃源。文徵明与朋友一起,读古碑,游三泉(蒙泉、鉴泉、灵泉),不觉日暮,遂留宿寺中,并写下游记“徵明同诸客游花山寺,汎平湖,沿支港而入,长松夹道,万杏明香,怳然如涉异境。寺虽劫废,胜概具存。”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观音禅寺,清新脱俗。又是一场意外之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