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而不畅,南京长江大桥又现“拥堵红”,如何走得更顺畅?

2019年01月03日 08:02:36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月1日,元旦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从下午开始,南京车辆返程高峰到来。整个桥面上全是车辆,一直延伸到上桥的引桥和桥下的转盘处。 

  南京长江大桥去年12月29日恢复通车后,迅速成为全市最“热”的过江通道。连日来,大桥南北连接线在电子地图上持续被标记为“拥堵”的红色,尤其江山路、大桥北路毛纺厂路口等处堵情更突出。来自市交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日来全市拥堵指数前三名均与大桥有关。如何让重装亮相的大桥走得更顺畅?

  【看数据】全市“拥堵指数”前三都和大桥有关

  记者昨天从南京交管局了解到,大桥开通后,周边道路的拥堵指数明显上升,目前全市拥堵指数排名前三名的道路都与大桥有关。 

  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江山路。这条位于大桥东侧的道路,连接的是一条通往威尼斯水城、明发滨江新城等超大盘小区的道路,在去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期间,道路日均拥堵指数仅为1.2左右。在12月29日大桥开通当日,拥堵指数骤升至6.1,相当于平时1小时走完的路,需要用6.1个小时才能走完。此后几天,该路拥堵指数一直维持在5以上。在道路拥堵指数一周排名中,江山路以平均拥堵指数3.8的数值,名列全市第一。 

  大桥南路古平岗立交至四平路广场段的堵情也因大桥开通变得严重。在去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期间,该路段拥堵指数在1.6附近。到了12月29日突然上升至6.9,次日更是达到了7。不过随后几天又出现了下降,今年1月1日拥堵指数仅为2.9。同样因大桥开通变堵的还有江北的火炬南路,拥堵指数由开通前的2.5升至5左右;柳洲北路由开通前的1.5升至3左右。 

  不过,因大桥分流了部分车辆,以前高峰期很堵的扬子江隧道反而不太堵了。昨天早高峰,扬子江隧道拥堵指数与上周一相比由1.55降至1.2左右。    

  【探现场】桥面不堵,堵的是上下桥的路

  昨天早上8点,记者从江南的四平路广场顺利驶上长江大桥,以20公里时速北行。驶到北桥头堡时,车速慢了下来,走走停停10分钟后终于下了桥,来到了第一个匝道口。因下桥后的快速路隧道封闭,所有下桥车辆按照交警指挥往右后方转入逗号广场,从江山路、浦珠北路绕行。这也导致了这一区域车辆积压严重。此时已是8:36。 

  记者从江山路右转通过逗号广场重新驶上大桥,又是一段“艰难”的路程。虽然交警不停疏导,但因车流量大,还是出现积压。20分钟后,记者的车才回到桥上。此时桥面上车流虽多,但有序前行。不过快到江南下桥口时,车辆又出现了积压。待驶下桥时,已是9:10。 

  本报另一路记者则于早上8:45徒步来到逗号广场。原本江山路方向来车在中午11点半之前是不能右转上大桥的,目前临时允许右转,以减缓后续车辆积压带来的拥堵。不过,由于该路内部分布着众多小区,积压的车辆依然很多。毛纺厂路口是大桥北路向北延伸的第一个左右分流路口,下桥车辆在这里滞留严重,导致后续下桥的车辆提前被引导到逗号广场分流,进一步加重了逗号广场和江山路的压力。

  在主城区,受大桥开通影响,城西干道北向南车流也增加了不少。交警六大队副大队长李鑫告诉记者,昨天早高峰时,城西干道高架也出现了车辆积压现象,再加上盐仓桥广场有地铁围挡施工,地面交通也不乐观,积压车流一直从盐仓桥广场延至四平路广场。昨晨8点半起,交警不得已对四平路广场下桥车流临时管控,一直到9点才取消。    

  【找原因】“刚需”多,车流量已逼近维修前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恢复通车后,大桥日均车流量已逼近维修改造前状态,上月31日达到8.3万辆,元旦为7万多辆,昨天预计也在7万辆左右。

  从采访情况看,抱着“尝鲜”心态选择从大桥过江的市民固然不少,但主要还是“刚需一族”。家住威尼斯水城的市民林坤在建宁路附近工作,他告诉记者,大桥封闭期间,他每天不得已从扬子江隧道绕行,单程耗时1小时是家常便饭,如果从大桥走,不堵车只要一二十分钟。

  江北新区交警支队大桥特勤队副大队长邵琦解释说,昨天早高峰期间大桥车行缓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桥北路快速路的隧道因出现积水而临时封闭。江南下桥的车辆,大部分被压缩在毛纺厂路口的2股车道内。为了保障早高峰,他们出动了200多名交警。但因车流量大、通行条件有限,一直到上午10点,交通才逐渐恢复正常。 

  记者现场发现,桥北毛纺厂路路口也是导致拥堵的“瓶颈”之一。除逗号广场外,下桥北行的第一个分流路口就在毛纺厂路。目前该段道路左右都有施工围挡,道路比较狭窄,车辆不得不占用了过去的非机动车道。这些因素都使得这里成了“卡脖子”路。  

  (来源:南京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