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年味:轮番上演的乡村狂欢节

2019年02月09日 06:20:36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你也觉得春节越来越乏味了吗?

  那些陷在沙发里的老人、嗑瓜子聊天的中年人、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的小年轻,大概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对啊,过年越来越无聊了。”

  从90后到老人家,都无比怀念儿时的春节,怀念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的饺子,怀念和兄弟姐妹们在公园里赏花灯,怀念在拥挤的人潮中被举在父亲的肩上看民俗表演。

  对于常年在外打工,大年三十才能回到故乡和父母吃一顿年夜饭,初八又得赶回单位上班的人,这样过春节的画面在记忆里却越来越清晰。真想回到小时候,过一个没有手机、电脑,一声鞭炮、一颗糖就很满足的新年。那时候,年味正浓。

  当人们在自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字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从外地陆续赶回故乡的孩子,在年夜饭前承担起贴春联的任务。

  传统年夜饭,“无鸡不成宴”。鸡成了饮食习俗,也许因为鸡代表着吉祥、欢乐、美好、诸事遂心的祝福之意。

  有钱没钱,烫头过年。春节临近,发廊又到了美发的高峰期,这些开在回迁房车库里的小镇发廊,只有老年人愿意光顾。

  小镇里搭车春节黄金时段补办喜筵的人越来越多,同一个婚礼的车队能看到好几个地方的车牌。

小城的玩具论斤卖,玩具厂家的去库存之路。

  我出生的小城龙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有三十多场民俗活动轮番上阵,有的甚至是政府拿钱,办成了“乡村狂欢节”,让每年在故乡短暂停留的我,有机会零星参与其中,在民俗活动中寻找年味,感受经济发展给传统民俗活动带来的变化。

  罗坊走古事

  连城县罗坊镇的“走古事”被誉为“山区里的狂欢节”。“走古事”,要挑选体壮胆大的男童数名,按戏曲装扮,身着戏袍。“现在生的少了,出去打工的都留在城里不回来了,挑个合适的孩子都不容易。”在宗祠里的化妆师傅说。

遇到村里的电线,各路神仙也不得不低头。

  坎市“打新婚”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上年结婚的青年男女披红挂绿,在一群男女青年的簇拥下,来到祖坟前,由一个手持“优生贵子”棒,多福、多寿、有威望的族长给新郎新娘“打新婚”。

  “打新婚”仪式上,还有乐队伴奏、跳舞、放鞭炮等。因为都是乡里乡亲,哪怕演奏到一半,也可以停下来回个短信再接着演出。

  姑田游大龙

  2012年,姑田大龙以791.5米有效成绩创下最长游行花车吉尼斯世界纪录。大龙在田垄间旖旎下山,穿过高速公路为这个村庄留出的涵洞,登上对面山堡入城去,引爆这个客家山村的元宵节。(摄于2012年)

  “如果不是下雨,淋坏了大龙很多节,应该超过1500米。”68岁的扎龙手艺人江修源遗憾地告诉记者。(摄于2012年)

  长汀渔溪打石公

  长汀四都镇渔溪村,村民们正在上演着有5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打石公。

  连城下江板凳龙

  正月十三晚上,连城县北团镇下江村,点亮蜡烛的龙头在锣鼓声中从江氏老祖祠出来,到每家每户门前点头祝福。晚上8点多,家家户户由男孩扛着一张装有两盏灯笼的板凳聚集到主街上,把每家的板凳连接起来,组成一条200余节、长300余米的板凳龙。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只有到春节了才回来,这样规模的活动也只有在春节才能举行。

  规模又缩水的板凳龙,今晚为过往的车辆让了好几次路。

  2007年,龙岩市在福建省山区市及全国13个著名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当地官员告诉我,地方政府也正在积极进行基础设施等建设,希望将来从村子里出去的年轻人,春节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后,能够留下来为家乡做贡献。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