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又是一年春光好。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汪洋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汪洋在报告中指出,做好今年政协工作,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时”和“势”的变化,增强“难”和“忧”的意识,把握“稳”的要义、强化“进”的措施。
去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的起步之年,人民政协交出了出色成绩单。从落实十九大精神到加强党建,从推进工作创新到推出长远规划……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真协商,在多个层面均有建树,使得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气象。
在建言资政中凝聚共识,在凝心聚力中发挥作用。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人民政协工作要双向发力,一方面要畅通渠道、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提高质量,引导各界委员有序表达意见诉求,积极建言资政;另一方面要协助党和政府多做解疑释惑、宣传政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最大限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纵观十三届全国政协工作在开篇之年所展现出的时代风采,正生动而鲜明地佐证了这两点,即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数字为证。去年,人民政协共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次网络讨论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凝聚起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共识,形成同心同德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强大合力。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有个细节特别引人注目,人民政协去年开拓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创立了委员移动的履职平台,这是成效显著的创新。正如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介绍,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确实效果很好,它的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委员讨论也比较深入,可以把委员和各相关部门更好地联系起来,“委员身处各地,相隔遥远,但协商民主就在眼前,就在身边”。这样的创新富有时代气息,势必让协商民主更有品质。
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据统计,共有两千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首都,他们带着使命与会,带着责任与会,也带着沉甸甸的民意与会。参政议政是荣耀,更是职责,有价值的建议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和智慧提出来的;有深度的提案也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一年中,我们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在基层、在调研、在讨论。”这是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真心话。从围绕精准扶贫,赴深度贫困地区深入调研,到针对水、气、土等污染防治问题专题调研,再到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组成调研组,到粤港澳三地深入开展调研……政协委员用实际行动回应期待,也彰显了“存在感”。
据介绍,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递交了很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案,其中有158项提案被立案。而政协委员就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扶贫搬迁等方面提出的提案,也获得了有关部门重视和积极反馈,这正说明政协委员的努力没用白费,点点滴滴,不仅推动着我国民主政治进步,也提升着民众的获得感。
“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也。”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只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有效协商议政,多进诤言、多谋良策、多出实招,就能找到符合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同时,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这就更需要在履行职能中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在闯关夺隘中继续前行,齐心协力共襄伟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澎湃动力,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