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通过“宁聚计划”“34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举荐制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全年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群34万余人,创历史新高。
2月18日,南京市2019年 “春风行动”暨省、市、区联动专场招聘交流会举行。
政府工作报告原声
2018年工作回顾
针对外部环境变化给就业带来的影响,及时出台稳就业举措。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
2019年工作任务
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南京答卷
2019省市区联动专场招聘会在江北新区举行。
2018年,南京通过“宁聚计划”、“34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举荐制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全年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群34万余人,创历史新高。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南京重点构建全链条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既着眼引进来、留得住,更注重能就业、会创业。比如,把学士、硕士、博士每月600、800、1000元的住房租赁补贴从2年延长至3年;创造性提出一次性面试补贴政策,为外地来宁面试大学生发放1000元住宿和交通补助;小微企业吸纳青年大学生就业,除给社保补贴外,打破户籍限制再给予吸纳就业奖励。在鼓励扶持创业方面,重点解决大学生初创企业在项目、场地、资金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包括发放开业补贴、创业成功奖励、创业带动就业奖励、场地补贴、创业失败补贴等,形成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制度设计。
这些政策已经高效便捷落地。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的南京”APP开发面试补贴申报系统,已为15060人发放1506万元面试补贴;住房租赁补贴实现与各部门数据实时共享,打造“24小时全天候”和“申报全流程10分钟”网络平台,累计为8.44万本硕博人才发放4.77亿元补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21笔,金额2.08亿元,其中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72笔,金额3082万元。
不仅政策全链条,我市对就业服务也凸显精准性。
去年,我市组成“高校院所服务行”政策宣讲团,对在宁53所高校和60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全覆盖开展“宁聚计划”专场宣讲。在所有驻宁高校门户网站首页设立“宁聚计划”专栏,为青年学子提供实时推送、动态跟踪的就业创业网上服务。
在53所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已经全面建立,大大提升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水平。市委主要领导率团先后赴清华、北大,就深化校地合作进行对接,并携“五个政策大礼包”和“四条发展直通车”向师生发出最诚挚的“南京邀请”。“南京人才驿站”首批站点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合肥、广州等8个国内城市以及澳大利亚、美国、英国3个国家陆续挂牌运行。每月在高校、创业园区举办一期“宁聚汇”创业沙龙,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
针对全市主导产业和各类企业用工需求,我市全部纳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开展岗位招聘,实现需求信息一点录入、全网推送,全过程提供就业服务。全年举办各类招聘会1001场,提供岗位数33.99万个。
新型研发机构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重要抓手,目前已组建208家。我市专门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需求发布、人才遴选、简历推送、人岗匹配、成效跟踪等服务。去年共举办2场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封闭式专场招聘会,共有208名研发、设计及高级管理类高端人才与新型研发机构达成意向。
早在2015年,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就联合下发《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对在我市缴纳失业保险费,并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定岗位补贴,即“稳岗补贴”,补贴标准为按该企业及其职工补贴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政策将执行到2020年底。
“稳岗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司缴纳社保费用的负担,同时发挥了稳定就业的作用。去年除了达到退休年龄和主动辞职的人员,公司没有裁一个人。”南京百花光电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2017年拿到了30多万元的稳岗补贴,用来缴纳社保费、支付职工培训教育费等,特别是针对一线工人的技能培训。
“虽然目前全国都在做,但南京落实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补贴对稳定企业就业作用非常大,每家企业补贴最少的数千元,高的有数百万元。去年2.45万家企业享受补贴达5.3亿元。而三年来,我市共发稳岗补贴21亿元,极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江宁米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内,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分子影像实验。
作为今年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日前正式公布,共有5大举措22条。《实施意见》整合了2018年和今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0条等相关内容,真正帮助企业缓解压力、渡过难关,稳定就业、促进创业、有效防控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实施意见》中有不少含金量较高的措施,比如,小微企业招用经认定的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2019年可参照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标准给予1年的岗位和社保补贴。招用毕业1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技工院校高级工、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企业实际缴费金额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和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针对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在宁高校大学生、新成长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对培训合格取证的学员按规定给予相应职业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
今年的“宁聚计划”也有了升级,比如,博士房租补贴从每月1000元提升至每月2000元。就业见习范围扩大,每年新增约1000人,新增发放见习补贴约1000万元。
【各方感受】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徐明智:
2018年政府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预期目标,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作为市人社部门就业工作的职能处室,我们感到更有动力更有信心。去年我市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今年南京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把“稳就业”放在“六稳”首位。我们将更大力度落实稳就业新政,扶持企业稳就业存量,鼓励创业扩就业增量,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力度,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和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升创业载体建设水平,持续打造“双创”品牌。同时,更大力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现就业能力和适岗能力“双提升”。
南京良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飞:
我们主要负责省级大学生创业园“良匠工坊”的运营。经过3年多发展,创业园目前已经累计孵化企业165家,在孵企业51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38家。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支撑。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加强全方位服务,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这个导向非常明晰,今年园区将加大推进在孵企业毕业力度,将培育创业对象由大学生扩大至退役军人、高职院校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同时,积极对接高校、职校、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为园区创业提供高素质人才。
德国海德堡大学在读研究生贾亦頔:
我是南京人,2017年到德国求学,一年后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留在德国还是回老家南京,也成为家庭经常讨论的问题。现在德国社会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择业面相对较窄。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就业这么重视,让我对毕业后回国工作有了更多信心。以前年轻人可能会默认去北上广打拼,但去年在网络上看到南京的“宁聚计划”宣传,觉得回南京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我身边也有好多朋友从英国、美国大学毕业后回南京工作,还有人在南京开启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我期待一年后能在自己的家乡掀开自己人生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