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建议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焦新安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软实力,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血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作为一个线性活态的巨型文化遗产被全世界所瞩目。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中国大运河总长度约1000公里,运河沿线还包含了大量的水工遗存、伴生的历史遗存、历史城镇、环境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遗产。焦新安指出,大运河遗产类型多样、文物品类丰富,但运河沿线至今还没有一座能全面展示大运河遗产的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因此,尽早建设一座全国性的大运河博物馆,就显得犹为迫切。
全国人大代表 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建议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焦新安说,扬州是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运河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在大运河博物馆建设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在扬州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具备良好的基础。焦新安从三个方面分析到:
一、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意义深远
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落实中央领导有关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活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我们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围绕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经中央批准正式印发(中办发[2019]10号文件)。该文件要求统筹大运河沿线博物馆建设,规划在江苏扬州建设大运河博物馆,加大对运河文化遗产、运河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综合运用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大运河文化展示博物馆、数字平台、体验馆,以更好地展现大运河水利技术、河工智慧、景观风貌。
丰富的运河资源是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大运河遗产是一条线性遗产,涉及运河沿线27个城市,遗产类型多样、文物丰富。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中国大运河总长度1011公里,河道遗产27段,相关遗产共计58处。按照遗产要素类型,运河水工遗存包括河道、湖泊,共63处;运河附属遗存包括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共9处;相关遗产包括古建筑群和历史文化街区,共12处。遗产类型包括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险工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还包括一部分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遗产分布在6个省、2个直辖市、25个地级市,遗产区总面积为20819公顷,缓冲区总面积为54263公顷。其中,扬州共有1处河道(包含6段)、10个遗产点,文化遗存丰富、遗产河道和遗产点数量在大运河沿线城市最多,基本涵盖了水工遗存、各类伴生历史遗存、历史街区村镇、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主要遗产类型。
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全面诠释大运河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大运河是多元、活态的巨型文化线路。大运河遗产是为了漕运而修筑的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大运河的交通线路并不是一条简单的水路,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凝结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大运河所具备的多元化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其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小也不同,或多或少留下了许多遗址遗迹,构成了类别丰富的多元遗产。从历史上看,大运河除了主要功能——运输(漕运)功能外,还发挥了军事、水利、巡游、兴市、文化、生态和环境等其他功能。大运河还具有明显的活态遗产特征,通过继往开来,基本完整地保持了运河水脉和文脉的完整。在中国大运河十个代表性河段中,淮扬运河保持着原有线路走向,延续着大运河的航运功能,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路。完整的大运河价值体系、详细的历史变迁、丰富的物质遗存需要建设一座大型的大运河博物馆来全面诠释,让大运河遗产活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 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建议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二、在扬州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水到渠成
扬州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地位独特。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管理牵头城市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从2006年起,扬州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牵头推进大运河申遗工作,于2014年成功实现申遗目标。申遗成功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更名为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继续履行相关职责。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落户扬州,连续多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近年来,扬州在大运河发展历史,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中的积极影响和重要地位,得到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扬州已初步形成运河遗产展示体系。扬州正在规划建设“一馆多园”项目,“一馆”,即在文化博览城建设的基础上,新(改、扩)建一批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将扬州城打造成为一个大的“运河文化博览城”。正在建设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隋炀帝墓遗址公园、龙虬庄遗址,正在推进康山文化园扬州大运河盐业盐商盐运主题展馆、瓜洲运河展示馆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同时注重做好沿线古街巷、古遗址、古建筑等的修缮整治工作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整体性保护工作,初步形成覆盖全城、特色多样的运河文化博物馆体系。“多园”,即利用好历史名人、盐商漕运、水利工程等文化特色,在运河沿线初步打造一批展示运河文化特别是水工文化的综合性园区。
扬州已在探索大运河博物馆建设。扬州已在开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建筑设计、展览展成、藏品征集等工作。中科院院士张锦秋等专家来扬州调研,并对在扬州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指导给予支持、指导。南京博物院也对相关展览文案的策划、设计和文物征集等相关工作给予了支持。扬州构想建设一座大运河博物馆,能全面反映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和沿线城市与大运河的关系及申遗过程,集中展示运河全线文化遗产,构建完整的、独特的运河文化展示体系。
三、在扬州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需要多方支持
给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冠名支持。博物馆冠名“中国、国家、中华”等字样的,藏品、研究和展览必须具有全国意义,由当地人民政府提出请示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表示,根据新的规定,冠名国字号的博物馆一般是已建成开放并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但有国家领导人批示的除外。
给予藏品征集等文博专业支持。根据《博物馆条例》的相关要求,设立博物馆应当具备相应数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资料,并能够形成陈列展览体系。由于大运河遗产涉及27个城市,藏品分布较为零散,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协调相关城市、相关博物馆,对藏品征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给予博物馆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博物馆建设资金既包括博物馆主体建筑建设、基础配套建设、建筑装修、展室布展资金,也包含基本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运行经费,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专项支持,相应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扬州地方也会配套相应建设资金。
焦新安校长强调,建议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在扬州率先启动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焦新安说期待着,一座国字号的大运河博物馆尽早建成,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保护与发展和谐共进、文化与经济水乳交融的美丽画卷。
编辑丨朱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