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江农民画、吴江灶画—八坼灶画、松陵佛雕)代表性传承人。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
一条清洌洌的小河穿村而过,一群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玩耍,不时有村民划着小船在河流里穿行,水中泛起一道道波痕。河两岸,一幢幢崭新的小楼错落有致,红瓦绿树相得益彰,与蓝天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河面上架着一座宽阔的桥,桥上一辆巴士疾驰而过……这是周鑫华最近创作的农民画《美丽的村庄》。
周鑫华,苏州市吴江区农民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0多年来,周鑫华扎根农村,绘写家乡,他的作品取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很接地气,又能把握住吴江农村的变迁,紧跟时代反映江南水乡农村生活巨变。
幼年时,周鑫华就喜欢涂涂画画。那时家里穷,根本买不起纸笔、颜料,周鑫华就把泥土地、木头棍,当成自己绘画的材料和工具。在河边放鸭,看着小河里欢腾的鸭子,他就情不自禁地拿起木棍在河边画画;灶屋里,帮妈妈烧火时,他也能在地上作画。
儿时的爱好成为艺术的萌芽,周鑫华只要一有空,就会临摹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开始创作作品。空闲时他还帮着乡里乡亲画枕头画、灶头画。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鑫华认识了版画家马中骏老师。在马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周鑫华第一次尝试农民画创作,他结合自己生活的感受,把农村司空见惯的景物融进了自己的绘画中,作品《家乡新貌》在苏州市首届农民书画展中就获得了优秀奖。这次的参展经历,极大地鼓舞了周鑫华创作农民画的热情。从此,周鑫华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农民画创作中,一发不可收拾。家乡的民风民俗,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是周鑫华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周鑫华的农民画充满清新质朴的泥土风韵和现代新农村的生活气息。作品《家当》用的是大红底色,简单的农村家庭摆设,展现了农民简朴又温馨的生活情景;作品《渔家乐》,取材于村里的三角荡,河里成群的鸬鹚,反映了地道的水乡渔民生活;作品《农家灶》,画的是农家的土灶,蔬菜、餐具等一应俱全,灶头上的龙、鱼、财神等图案则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作品《夕阳书香》,表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浓郁的读书氛围,反映了当代农民文化素养的提升……一幅幅淳朴而生动的农民画作品,形象再现了吴江农村的风俗风貌,朴素中不失灵动,秀美中透着活泼。
美丽的村庄
渔家乐
夕阳书香
新房
美丽苏州湾
家当
周鑫华画笔下的这些作品,为我们连缀成一幅中国美丽乡村的斑斓画卷。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延续自然的村落肌理,营造丰富的生活空间,保持传统的乡村风貌,演绎乡村的主题文化,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抓手。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作为农民艺术家,周鑫华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着乡村生活的点滴变化,用灵巧的双手,描绘着乡村发展新面貌。他的农民画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艺术缩影,也是对乡土文化、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发扬。他手中的画笔,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添上灿烂的一笔。
(来源:情调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