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4所所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为战斗机擦亮战鹰之眼;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配备雷达;护送天舟一号进入轨道,撕掉隐身飞机外衣;从“星”高度俯瞰大地……翻阅大事件,都离不开他的身影,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故事。
拨开神秘肩负责任
从初出茅庐的普通助工,到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从室主任成长为所长,他与雷达结缘的这一路,经历了毛头小伙时的摸爬滚打,走过中坚骨干期的夯实积累,一直到如今运筹帷幄、统揽全局的淡定自若,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1984年,从中国科技大学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的胡明春,分配到14所。“这是我钦慕已久的地方,印象中的14所,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这神秘的面纱渐渐拨开,令他惊喜的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不一般!
虽然胡明春大学学习过无线电技术,对雷达已有充分了解,但刚入所时,这里的雷达超出了他的所有想象。在整个国防军工领域中,14所的地位不言而喻,其所担负的国防军工之大任,不禁令他的荣誉感、责任感与日俱增。
压力越大、动力越足。高难度、高挑战的项目任务接踵而来,可他一点也不紧张。“我天生不怕难事,越难的事情,就做得越有兴趣,攻克后还觉得特别过瘾。”他笑言。
一次,为某型重点雷达天线的研制,胡明春开发了首款相控阵天线自动测试系统,在实验室完成相关测试的日子令他记忆犹新。“当时的设备很落后,只能不断的调试,冰冷的冬天,机房里仅有的一台电脑,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最终,将半年多的测试时间缩短到一个多月,而且产品的设计质量大幅度提高。
如今身为所长,管理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他钻研技术的这股“倔”劲依然没变。“瞧这个雷达,在上一届珠海航展上亮了相,它可以撕掉隐形战机的神秘外衣,让其无处遁形。保护国家安全,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要‘秀秀肌肉’!”他指着厂房里的产品,如数家珍。
也正是这一如既往的奋进与执着,伴随着他和14所不断走向更大的辉煌。
使命奉献领跑跨越
使命与奉献,也许对普通人来说略显高远,但对胡明春来说,是他每日的工作状态。
于胡明春而言,他从事的是一份值得用一生去热爱和探索的事业,是兴趣更是使命责任所在。而坚守“电子强军、科技报国”这一光荣的使命任务,就是激励他永不停歇的动力之源。
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还有多个世界“领先”。谈及成果,他的脑海里,就像回放电影,每个细节都清晰无比。我国第一部机载预警雷达、第一部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第一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正是这无数个“第一”,才推动了我国新一代预警探测装备水平的跨越发展。
时下特别流行一个概念——“领跑者的孤独”。这是说,一个行业里,跑在前沿的探路者,常会有孤独感,因为如你领军,就没有了可参考的对象。他说,14所也处于无人区里,没人能为你领路,眼前有多条路,究竟哪条路通畅,只能自己判断,自己去走,但他反而觉得坦然,想要做到行业领军,自然要比别人辛苦,承受更多的压力,在漫漫前路中,你不仅要自己探索走,还要带着身后的伙伴一起走。
工作34年来,由他牵头和参与的重大科研成果不胜枚举,在这些成果中,令他记忆最深刻的,非预警机莫属了。“我国第一部预警机雷达,正是由我们自力更生研发生产的,为了不受制于他国,为了‘争口气’,我们从技术储备开始,十年磨一剑,最终打造出这部世界领先的预警机雷达。”
在去年朱日和阅兵现场,那划破长空的战机编队,领头的便是中国电科参与研发的预警机,而紧随其后战斗机上的电子装备也出自该所。“不仅是产品,阅兵时的安全保障、气象保障等,都有我们的参与。”他坦言,每次重大活动上的亮相,都会既兴奋、又紧张,自豪与激动过后,再多的疲惫也烟消云散了。
作为我国第一颗成像雷达(SAR)卫星“遥感卫星一号”有源馈电网络技术负责人,他承担了号称“皇冠上的明珠”星载T/R组件的预研攻关、设计、试验和工程化工作,期间成功解决了很多具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关键技术支撑的两颗卫星很好地完成了观测任务,表明我国已掌握了星载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大功率T/R组件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他的带领下,14所荣获“工程重大贡献奖”“重大贡献奖个人奖”,成功保障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任务发射,高精度空天探测助力航天梦。胡明春还代表14所连续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团队协作坚不可摧
一路走来,胡明春最忘不了的,就是老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帮助。言传身教和团队的力量,在他看来,是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仅靠个体力量很难完成复杂电子信息系统研发,必须相互协同,知识共享。而团队作战,拥有大局观,一直是14所的传统。”他说。
团队作战在这里特别重要,他表示,一个团队里,要有顶尖科学家,还要有普通的技术人员,需要把规划设计变成实际蓝图,画出图纸,再把图纸变成产品,然后还牵涉到加工、调试和保障。“一个项目往往由几百人组成,没有协同配合根本完成不了。”
别说产品研发,就是每次的亮相展示,都离不开团队协作。在他的记忆中,为在国庆阅兵上完美呈现双弯曲发射面的指挥雷达,团队两个人一组,将天线一个个从楼下抬至办公室楼顶,完成天线远场测试。“那是个夏天,楼顶上的测试屏蔽间很小,只够一个人在里面操作,冒着高温一起奋战的幸福,让你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苦差事。”
在14所,人人歌颂的“海之星”精神,也体现着团队精神。中华神盾舰载相控阵雷达,是14所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正是该产品的诞生,使我国海军作战能力得以大大提升。“使命高于一切,团队坚不可摧,创新永无止境,荣誉催人奋进。”胡明春说,这正是精神的意义所在。
思路转换思维积淀
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雷达技术,军用需要,民用也需要。胡明春认为,在军用转民用,军民融合的道路上,要做到最自然地过渡。
他坚持要保持竞争优势,技术产品更快更好,要领先一代,拉出“代差”。如今,这样的思路正在民用领域践行着。“对于用户来说,我们不是卖一个设备给他,而是给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帮他解决实际问题。”胡明春举了个例子,原有的气象雷达只用来探测指标,并不能形成老百姓需要的产品,“老百姓关心的是天气预报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帮助,再细一点就是关心天气是否会影响交通出行,或及时添减衣物。”从关注技术到关注产品,再到关注应用,他说,科研人员的思路需要不断转变。
成功研发蜘蛛网反无人机系统、率先提出“智能车间、智慧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三层次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机服务、签订福州地铁2号线PPP项目;承担哈尔滨2号线总承包任务大气环境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首次实现长周期预报……如今,14所的民品产业也正在积聚新动能。
一个是军转民,另一个则是研转学。在忙碌的研究和管理中,胡明春还坚持学术研究,如今,他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出版《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技术》《雷达微波新技术》两部高学术水平和工程价值的专著。“要把装备做好,就要规范技术发展,不做研究和分析,如何往前走就弄不清,对我们来说,学术研究就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分外之事。”胡明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