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堆团花”、捏面人,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在导墅一处别致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符国俊。今年73岁的符国俊老人回忆说,他小时候,导墅镇小塘西村有位叫孙扣宝的面塑老艺人,每逢周边村庄演戏时,总是挑着担子在戏场边现做现卖面塑,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还是孩童的符国俊就很是崇拜,一心想学习面塑手艺,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成年后符国俊成为了一名泥瓦匠,为生活而奔波。1977年,一次偶然机会,30多岁的符国俊再次遇到孙扣宝老人出摊,心念多年面塑手艺的符国俊,再三恳请孙扣宝老人教授技艺,老人被符国俊真诚打动的同时,也想着这门手艺能后继有人。
经过学习,符国俊很快掌握了面塑制作流程。因为喜爱和钻研,符国俊面塑制作技艺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捏制的孙悟空,猪八戒、钟馗等惟妙惟肖。学成后,符国俊曾到吕城、常州等地摆摊捏面塑,很受当地群众欢迎,最高时一天能挣到4元钱,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师傅去世后,符国俊经人介绍,在上海一家公园从事古典园林工程施工,这使他在塑造艺术上又进步不少。
随着时代变迁,“小面人”、“堆团花”基本退出了大众视野,捏面塑这样的传统手艺,变成了符国俊晚年生活的乐趣。符国俊告诉记者,过去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巷,虽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一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他也倍感欣慰!
为了把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下去,符国俊已经受邀在丹凤实验小学、导墅匡亚明小学、丹阳中专、中北学院等学校教授面塑技艺,符国俊表示,在他所教的学生当中,有些还是具有一定潜质的,希望这些学生能坚持传统技艺,将面塑这一非遗项目发扬光大,带入艺术殿堂!
(来源:丹阳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