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呼啸着飞过头顶 20岁的他划渔船攻岛

2019年04月24日 10:38:06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扫码看视频报道

佩戴着纪念章、军功章的严瑞朗

  “昨天是我们华东警备第六旅胜利渡江70周年纪念日。”昨天(4月23日),90岁解放军老战士严瑞朗老人拿出一枚珍贵的渡江胜利纪念章对记者说。1949年4月22日,20岁的他随部队从泰兴七圩渡江向常州时,恰遇英国军舰四艘,公然协同国民党军舰炮轰我军主力部队,最后被我军奋起还击四处逃窜,英舰“紫石英”负重伤搁浅于镇江附近江面。

  20岁

  身为突击连战士激战北沙岛

  严瑞朗1930年生于泰兴,16岁入党,17岁参军,在部队35年,经历了三年解放战争,在部队荣获三等、四等功四次以及先进个人,获得解放奖章、渡江纪念章,1982年转业至江苏省驻扬州水利勘察总队和水利设计院。

  1949年4月,解放军大部队渡江前夕,严瑞朗原本所在的华东第一军分区,改编成华东警备第六旅。“这是部队为打过长江去,管理常州地区所做的战前工作。”渡江前,华东警备六旅第16团打下了泰州的永安洲,紧接着就是第18团攻打北沙岛。4月19日下午,严瑞朗所在的第18团突击连,从当地渔民那借了6条船,开始攻打北沙岛。

  北沙岛在江中心,上面有国民党部队的一个加强营驻守。“在我们突击连出发前,江北主力部队第三野战军向北沙岛发炮,掩护我们登岛。”炮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直击北沙岛。随后,炮击停止,突击连战士划着渔船向北沙岛靠近。“船还没停稳,我们就忙不迭地冲下船,趟着江水往岸上追击敌人。”

  渡江

  恰遇英舰,被我军击伤搁浅

  直到现在,严瑞朗还清晰地记得当初的情景。他和另一名战友拿着喇叭:“同志们,冲呀!”“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此时的北沙岛,敌军一片混乱,不少士兵都举手投降了,少部分向后逃的,也被我军步步紧追。下午4时许,突击连又撤回江北,由后面的部队打扫战场。

  经过一天多休整,4月21日晚上,严瑞朗所在华东警备第六旅又接到从泰兴七圩渡江的命令。“当时主力部队已在20日晚上渡过长江。”严瑞朗回忆说,刚开始渡江时,江面很安静。他和战友们一边划着桨渡江,一边还唱起了渡江的歌曲。

  “划呀哟,划呀哟,薄雾迷漫着江面。同志们呀!加劲划呀,划哟,划哟……”没想到,船到江心时,西边传来激烈的炮火声。“是英国军舰和国民党军舰从南京往东海逃窜,跑到镇江境内,和驻守在江北的野战部队打起来,双方都在开炮,江面上炮火连天,照亮了大半个天空……”

  严瑞朗和战友们立刻停止唱歌,并加快划船速度,赶紧过江。

  在严瑞朗珍藏的一本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中,记者看到当天战争的一段记录——“我军击伤阻挠我渡江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1949年4月20日、21日,英国军舰四艘,公然协同国民党军舰,在扬中以北的江面上,炮击我口岸以南的炮兵阵地,企图阻挠我军渡江。我军炮兵奋起还击,伤敌舰数艘,除负重伤搁浅于镇江附近江面无法逃窜的英舰‘紫石英’号外,其余敌舰狼狈逃窜。”

  敌军

  敌机一通轰炸后飞走

  过了长江之后,严瑞朗随大部队当晚又跑步行进10多里路上,到了常州一个镇上。“我们接到命令通知轻装入城,将背包放下来,由专人看管,到路上集合后,往常州方向出发。”

  到了22日早上,部队行进的过程中,被国民党侦察机发现。“等敌军侦察机飞走,部队立刻加速前进,没想到刚进城。他们的轰炸机就来了,我们找了城里的一个至高点,看到轰炸机对着之前发现我们的地方一通轰炸又飞走了。”

  随着华东警备第六旅进驻,4月23日,也就是70年前的昨天,常州城迎来了解放的胜利时刻。

  1950年,严瑞朗回想战北沙岛、渡长江的情景,写下一首名为《战长沙》的诗——“江中有岛名北沙,顽军妄阻我南下。万炮弹雨落蒋巢,雄兵飞渡把敌抓。”

  时隔几十年,严瑞朗依然铭记在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