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节,这位劳动者车祸去世,家人替她作出一个大爱的决定

2019年05月01日 21:35:54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1日凌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9号手术室内灯火通明,气氛紧张又庄严肃穆。手术台上是一位特殊的病人,她是一位普通的打工者,刚刚因车祸去世,家属们替她作出一个大爱决定:捐出肝脏、肾脏、眼角膜去帮助别人,在这清冷的五一节凌晨,这位伟大的劳动者用另一种方式温暖着世界。

  54岁的袁大妈和丈夫老余老家在湖北恩施,七八年前,亲戚带他们来到海门三星叠石桥一家纺厂打工。这些年,老板对他们挺好,老余在厂里车间干活,袁大妈负责买菜和保洁,他们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安顿幸福。4月27日早上,老余用电瓶车载着袁大妈去买菜,岂料飞来横祸,路上被一辆货车撞倒,老余被就近送到张芝山医院救治,袁大妈伤势严重被送往通大附院抢救,住在神经外科监护病区。4月30日,医生告诉袁大妈的儿子,虽经过全力抢救,无奈袁大妈伤情太重,没有救回的希望了,目前已经脑死亡,符合器官捐献的条件,如果家人们愿意,可以用袁大妈的器官去挽救其他人的生命。

  只要和袁大妈的儿子们交谈过几句的人,都会深切感受到这一家人的善良、淳朴、真诚、孝顺和大爱,所有与他们接触过的医务人员都对他们充满敬意。袁大妈的大儿子在贵州工作,夫妇俩都是教师,分别教高三和初三;小儿子在湖北老家做厨师,老婆没有工作,在家带孩子。据他们介绍,母亲一向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在家乡有口皆碑。这次出了车祸突然离去,得到消息的乡亲们都痛哭不已。母亲高中毕业,虽常年生活在农村,但却是个与时俱进的人,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向孩子们了解学习智能手机的用法,对社会新闻很感兴趣。儿子们说,最了不起的是父亲老余,关键是他,自己头骨骨折,鼻梁骨折,颅脑积水,在病床上签字,为母亲做了这样的决定,他懂得老伴的心思,他知道她会愿意的。全家人在经受着亲人突然离去的巨大的悲痛的时刻,意见一致,共同做出这样的大爱决定,非常少见。在交谈中,还有个感人的细节:大儿子说,交警告知,事故的处理过程繁琐复杂,需要两个月才能出结果,期间还要家属配合,而他们都在外地,夫妇教的都是毕业班,高考中考将近,这负责任的老师几次流泪,自言自语自责追问:“我的孩子们怎么办啊?!”

  4月30日晚,在通大附院医务人员、器官捐献协调员、南通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等人的见证和协调下,袁大妈的器官捐献手续全部完成。5月1日凌晨3时许,带着袁大妈体温和活力的肝脏、肾脏、两只眼角膜被顺利取出,医疗专家们用特殊容器小心装好,它们将会以最快速度到达新主人身边:两个肾脏将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给两位患者,肝脏将在南京鼓楼医院移植给一位患者,眼角膜将在通大附院让患者重见光明。

  通大附院器官捐献协调员袁鼎山介绍说,我国每年因病需器官移植约有150万人,而合适“供体”仅能满足其中1%,有时甚至连1%都不到。美国器官移植的等待者和器官捐献者之间的比例为5∶1,英国为3∶1,而中国高达150∶1,相差非常悬殊。一方面,大量的潜在捐献者找不到便捷合法的捐献途径,放弃捐献;另一方面,众多患者因缺少器官供体,面临失去生命。近几年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迅速发展,符合伦理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在我国初步建立并稳健发展。“每一位器官捐献者都是天使,她的生命在其他人身上得到延续,她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来源:南通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