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男,1963年3月生,姜堰区溱潼镇人,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夏末秋初的南京依然热浪逼人,走进郁郁葱葱的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却感到恬静而舒适。星星点点的阳光洒落在麻石小径上,微风拂面,鸟鸣啾啾,仿佛置身于两个世界。
这是一座以风景优美、布局典雅而著称的高等学府,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今年55岁的“泰州老乡”王浩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5个年头。在校园一条绿树成荫、芳草吐绿的长廊里,王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选择“小众”专业可能与少年时代的历程有关
记者:王校长,您一直从事风景园林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很“小众”的专业,为何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读呢?
王浩:选择这个专业可能与我少年时代的历程有关吧。我出生在溱潼水乡,对家乡的水草树木有着很深的感情。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家乡的河水清澈见底,蹲在河边淘米洗衣时,都会看到一条条小鱼游来游去。家乡的长堤上树木葱茏,鲜花盛开,真是蓝天碧水,美不胜收。我是个爱文学、爱浪漫的人,在中学期间几乎看遍了当时国内出版的所有小说,家乡的这些情景也经常在我的作文中出现。记得高一时,我的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征文曾获得原泰县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此外,家乡的文化气息也很浓厚。小时候,我经常跟着父亲来到镇上的文化馆看人家唱道情、拉二胡,跟着他们写字画画,总觉得这些人比较文雅,热爱生活。耳濡目染,在心底里埋下了发现美、创造美的种子。
恢复高考后,和当时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成了我最大的理想。在溱潼中学读高中时,我们常常和老师们一起挑灯夜读,迎接高考。记得那年我的物理老师王金玉考取了北京邮电大学,消息传来后,他兴奋得当场唱起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为物理课代表的我备受鼓舞,终于在1979年,考取了梦寐以求的上海同济大学,进入建筑系风景园林专业学习。当时,在全国设置这个专业的高校仅有三四家,你说得对,当时在大家的眼里,这确实是个很“小众”的专业,与经济类等热门专业相比,没什么“前途”,但我对这个专业的理解是“工科中的文科、文科中的艺术”,它浪漫抒情,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着很深的人文情怀,这正是我喜爱的、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直到今天,我都情有独钟。
我一直从事园林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很多学生在风景园林界很有影响,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2006年,我担任南林风景园林学院院长,2010年起,我担任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长等职务,走上了管理工作岗位。尽管如此,我没有放下我所热爱的园林科研业务工作。
致力“公园城市”研究,提出“三塑”建设方法
记者:您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参加过许多绿化规划项目的研究制定,有哪些得意之作?
王浩: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科研理论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些年来,我带领团队参加了不少绿化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得意之作谈不上,取得的效果还不错。我简单罗列一下,比如,2004年完成的浙江下渚湖湿地公园规划获国际招标一等奖;2008年,我获得建设部特邀风景园林师设计创意奖;2009年,我完成的常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前期研究,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去年7月,在“长荡湖沿湖景观和国家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国际竞标中,我们的团队脱颖而出,折取桂冠。
近年来,我主持完成了本省常州、扬州、盐城、宿迁以及山东临沂、商丘等20余个城市绿地系统和避震减灾绿地体系规划。在这些城市的绿化项目中,我最喜欢的是扬州的绿地体系规划,有“公园城市”的味道,可谓是“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
记者:您刚才提到“公园城市”是个什么概念?未来的公园城市应该如何发展?
王浩:我一直致力于“公园城市”的研究。小时候,我们都唱过一首儿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我们心中的祖国是生态的,梦想中的城市是美丽的。不过,我们应当看到,随着公路越修越宽,楼群越建越高,传统的、绿色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当下许多城市一味地在所谓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地侵蚀生态,导致如今的城乡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城市无序蔓延、交通压力大、基础设施消耗、空气与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正在威胁人类的生活。
怎样的城市才是宜居宜业宜生活的城市呢?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留得住人?这就是公园城市。现代意义上的公园城市就是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山水林田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把整个城市当成公园,让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提供的美好、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让绿色环抱城市,让城市清新自然,这才是公园城市应有之义。
未来的公园城市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我提出“三塑”建设方法。第一,以规划自然山水园的方式,来塑造公园城市的绿色基底。其次,以设计人工山水园的方式,来塑造公园城市空间格局。最后,将自然与人工山水层层相扣,塑造公园城市的特色风貌。利用自然基底条件打造山水骨架,将人文内核融于其中,实现“融于山水中,居于园林间”等多功能复合的可居、可游的城市生活风貌。
期待泰州特色景观好上加好,早日成为“公园城市”
记者:您对泰州的风景园林规划有哪些建议?您的家乡溱潼有全国5A级景区,溱湖湿地名扬海内外。作为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您对溱湖湿地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王浩:我经常回家乡看看老母亲,家乡有不少的亲人和朋友,淳朴善良的老邻居,还有我始终割舍不了的乡愁。每次回家,我都会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更关注与园林绿化建设有关的东西。
我对改革开放之初的泰州城区的印象是“一条马路一幢楼,一个公园三只猴”,说的什么呢?就是当时的城市建设很落后,在园林景观建设这一块还不如农村。那时候的城市绿化模式叫“见缝插绿”,甚至搞“屋顶花园”,不重视园林艺术。现在呢?泰州城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在绿化的数量上有了要求,在景观的质量以及文化体现上也有了特色。依我看,泰州的风景园林整体面貌在全国来说,处于中上水平。泰州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称号时,我也到场了,感到很自豪。现在,我们泰州及姜堰都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能拿到这个荣誉是很不容易的,家乡的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做出了不少努力。
在我们泰州有很多特色鲜明的景观,比如溱湖湿地,兴化垛田油菜花,以及凤城河环城水系等,在全国来说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我期待着这些景观能好上加好,早日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城市。就溱湖湿地来说,我觉得要继续在生态环境上做文章,过于人工化、城市化、现代化会冲淡其原有的特色,因为越有特色就会走得越长远。去年,我曾对凤城河拟栽种的树种提出了建议,河周围应种植适合水乡的乡土树种,适合当地环境的就是最好的,例如每到深秋就落叶的梧桐等,减少常绿树种的过密种植,改变一年四季千篇一律的景观,营造浪漫多变的氛围。
我们学校与泰州的几所高校之间联系得还是比较紧密的,有退休老师常年在那里担任园林系教授,我们与泰州农委及林业部门的联系也较多,经常开展一些培训和科研合作等活动。
记者:教育是泰州的一张名片。作为从家乡走出来的优秀学子,请您对家乡的学子传授些宝贵经验。
王浩:来我校就读的家乡学子还是很多的,我校的中层以上干部中有40余名泰州老乡。通过自身的努力,大家一步步走到今天,共同致力于林业教学研究。改革开放40年,泰州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医药、新能源、环保、汽车、影视等领域都有所突破。泰州更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从这里走出了很多能人贤士,他们在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展示着才华,贡献着力量。我想告诉我们家乡的学子们,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只是知识库里的一小部分,我们要爱祖国、爱自然、爱家乡,不仅要读好书,而且要多思考、多钻研。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一切可能给自己提供营养的知识学习,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祝愿我们的家乡风景更美,发展更快,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