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很多记忆已经泛黄,很多变化正在发生。岁月流转,这些人,这些照片,是否有你的时光故事?是否有你的故土情怀?
时隔两年之后,“江苏最强朋友圈”又要来了!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将于5月20日在南京举行。5月9日起,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系列报道《穿越时光,家乡之变》,带你听时光故事,感受家乡变迁。
美丽的镇江南山风景区
“变魔术,变变变,是什么?气球。”
还有5个月就要退休的镇江供电公司职工刘双林,经常带着4岁孙女去镇江南山公园转转,用手机记录下和他们玩耍的场景。刘双林说,和孙女的无忧无虑相比,自己的童年记忆就是怎样吃一顿白米饭:“一个月能吃一顿饭,白米饭很少吃的,都是山芋。老早粮食确实也紧张。”
记者采访
1978年,19岁的刘双林参加工作。刘双林记得,刚工作那会儿,大家的条件都不太好,家里的电器往往就是一个15瓦的白炽灯:“现在一户的用电量甚至比之前一个生产队的用电量还要大,一个生产队二三十户人家可能用百度电就算多的了,现在用电,一户都用到七八百度电。”
上个世纪90年代镇江农村
改革开放后,一批重工业企业的投产,让镇江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用电量的激增。在刘双林儿子刘承的印象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小时候经常限电:“小时候的夏天,限电就是没通知家里就没电了,长大后就基本没有这种情况了。”
记者采访刘承
随着电网的升级,限电成为了历史,但重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却让不少市民头疼。为此,镇江开始优化产业结构,铁腕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刘承思考再三,放弃南京回到镇江,成为镇江供电公司一名员工。刘承说,现在镇江大力推进“电能替代”,用电替代煤、油等能源,正需要人才:“到了我们这一代,电网更智能化,发现哪边数据不好,把具体的数据汇总过来,给相应的人员处置即可。”
刘双林在展示自己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照片
2012年,镇江被批准为中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2015年5月,镇江成为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对于热爱户外运动的刘双林来说,镇江的变化十分明显。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刘双林会看一眼手机上推送的天气预报,如果天气不错,他都要出门跑上一小时:“空气污染的问题,这两年镇江改了不少,今年的雾霾和去年的就有区别,之前雾霾重,出来跑步喉咙不舒服,现在绿化好,空气不同,感觉很清爽。”
刘承说,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会回到镇江,因为这是一座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是自己割舍不下的家乡:“我还是比较喜欢镇江的,因为镇江生活节奏很慢。上班工作习惯方面也比较舒服。”
2018国际低碳(镇江)大会
镇江,这座新兴工业城,正在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汗水式增长”向“创新式增长”转变。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中国角”举行“城市主题日镇江”边会,镇江用“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贡献。2017年,镇江单位GDP能耗实际下降6.56%,超省下达年度目标2.66个百分点。2018年,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召开,《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布,其他地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有了可借鉴、复制和推广的“镇江标准”。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钱飞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