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这样的场景吗?相处两地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头戴智能设备进入“同一个世界” ——千里之外,触手可及!这个似乎在科幻大片才会出现的景象,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广州路本部院区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已然同步“上演”。
5月13日下午,位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亮主任医师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开展远程指导;与此同时,浦口分院手术室里,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朱全主任医师团队在陈亮主任的“实时指导”下,历时约2小时,成功为一名67岁的女性患者成功开展了肺段切除手术,这也是全国首例5G+MR(虚拟混合现实)远程实时肺部手术。
远程“遥控”,两地手术“零距离”
家住浦口、今年67岁的谷女士一年前开始咳嗽,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没有想到咳嗽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从一开始偶尔咳几声发展到白天、晚上都咳个不停,伴随着剧烈的咳嗽,还有白痰,这一切严重影响了谷女士的生活作息,谷女士很担心,赶紧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胸外科就诊。
经过影像检查和初步诊断,谷女士左上肺尖后段有一处磨玻璃样结节,该结节为“混合性磨玻璃影”,很有可能是恶性肿瘤,经过专家会诊,一致认为应该尽早手术,谷女士于是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的胸外科病区,并做好了术前的各项准备。
5月13日下午两点,手术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成功为患者实施麻醉后,浦口分院的主刀医生朱全主任医师开始用腔镜探查病患胸腔,与以往手术不同的是,在混合现实远程协作技术和5G网络的“双重”加持下,远在20公里外的陈亮主任医师也“同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胸腔内的情况。
“现在实施全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前段切除术”,话音刚落,远在浦口分院的朱全主任当即和团队成员一起共同进行左上肺前段血管分离。
此时,难题出现了:因左上肺的血管十分纤细,如同发丝一般,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出血甚至是手术失败,这是以往摆在所有胸外科医生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但是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团队成员显得胸有成竹,原来,胸外科团队在手术前已通过混合现实云端智能分析与重建影像数据,获得了患者肺部的三维模型,通过云端实现了两地医生的“实时分享”。
记者看到,双方佩戴混合现实终端的“头戴智能设备”全息浏览影像,并协同制定了最佳手术方案。术中,肺部腔镜展现的真实场景与陈亮主任实时指导相融合后产生的影像,借助远程会诊系统和5G网络传输到了陈亮主任眼前,他通过信息化平台的电脑设备,用手势和笔对术中的重要点及需要防范的问题进行远程标记。每一个指导细节,都清晰、无延迟地呈现在朱全主任医师的手术视野中,辅助他和手术团队现场操作,从而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神同步!“超时空”手术指导与协作
陈亮告诉记者,医学混合现实与远程会诊系统的支持下,患者影像数据在云端被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被远程分享;术中专家指导实时叠加至医生腔镜视野,效果犹如专家临场协作,“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实现了深度挖掘影像信息,全息成像,“超时空”手术指导与协作。“这将为手术过程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可以汇集多个不同物理地点的医学专家在同一时空中,尤其为疑难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在现场感受到,手术过程中,音视频传输高清流畅、无卡顿和时延,而默默支撑的5G网络无疑成为这台手术混合现实远程会诊方案的“最佳助攻”。
据了解,此次手术建立在混合现实远程协作技术与5G网络的协同助力的基础上,双方专家团队可以“同步共享”高清音视频、患者影像数据、手术方案等数据,为患者安全、手术质量提升上了“多保险”。
记者获悉,此次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的5G网络下的混合现实远程肺部手术为江苏混合现实5G智慧医疗探索交上了第一份成功答卷,也为省内后续开展5G手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期待!智慧医疗将有更加广阔空间
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亮表示,基于5G的混合现实远程人体手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物理距离导致的病人无法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随着医学混合现实和5G通信技术的成熟,其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将显著降低远程手术操作的延迟,极大提升医生操作体验与手术质量,也将助力远程医疗技术的真正普及。
记者获悉,5G和医学混合现实技术未来还将为120急救带来创新性改变,能更好地实现急救车与医院之间的高清音视频交互。刘云副院长表示,未来,当车内抢救开始时,现场高清音视频将以毫秒级的速度传输至医院,急救人员还能与院内专家实时远程视频通话探讨救治方案,更好地为患者生命争取时间。同时,在5G和混合现实技术支持下,医疗机构及急救车可统一纳入院前急救联动系统,让急救诊疗流程得到高效规划、优化,从而缩短急救响应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大生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汪乐萍 通讯员/周宁人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