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学英语可以考级,但刺绣、木雕、陶艺这些传统文化技艺,长期以来却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如今,学习这些专业的孩子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全国性官方大赛!5月15日上午,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证融通”邀请赛,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7所参赛院校90名参赛选手,将在15、16日两天,参加中华传统技艺刺绣、雕刻、陶艺三个赛项的比赛。
“赛证融通”邀请赛 弘扬传统文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展示技能的重要舞台,今年共设89个分赛项。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期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证融通”邀请赛,比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承办,下设刺绣、雕刻、陶艺、中华茶艺等 10 个赛项。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丽华表示,作为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职院校,能够协办本次大赛,也是对学校办学实力的肯定。本次大赛从筹备到举行,仅有一个星期左右。虽然时间很紧,但学校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努力为参赛选手营造良好的比赛环境。
刺绣比赛 针法人人不同
上午开幕式后,刺绣和雕刻比赛随即开始。刺绣比赛的主题为“馥郁清风里—兰花”。参赛选手要在两天时间里,参照给定的刺绣色稿,完成作品。选手们按照自己对主题的理解,使用不同的刺绣技法,每位选手的起针位置都各不相同。
选手们飞针走线,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在指导老师看来,比赛考察的还只是刺绣技艺中比较基础的项目。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刺绣专业教师赵蓓瑛介绍,刺绣是一门需要终生学习的技艺,她虽然从事刺绣五十多年,但还是要经常向自己的导师请教指导。
比赛现场,还有多位院校“大师工作室”的领衔导师,进行操作展示。苏州刺绣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华表示,为培养传统苏绣接班人,她每个星期都会到苏州工艺美院授课。她也希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刺绣,让更多的孩子喜欢刺绣。
雕刻比赛 30把刀决胜负
雕刻比赛中,选手要将一块木板,按照给出的“花鸟”图稿,现场手工完成打细坯。要求完成的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位选手要使用30种不同的刀具完成雕刻。一位选手介绍,这在雕刻工艺中,还算是少的,他们平常使用的刀具,甚至多达90种。
木雕在中国人的家居生活中,曾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现代家具的普及,传统木雕工艺作品,有一段时间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红木家居学院副院长潘质洪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的艺术品位逐步提高,木雕工艺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通过技能比赛的方式,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帮助传统工艺摆脱后继无人的窘境。
按照大赛日程,陶艺比赛将于16日进行。本次大赛三个赛项的获奖名单,将于16日公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每周六21:35《江苏职教风采》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记者/赵英雷 王莉莉 编辑/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