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年的寻找,经过5天的打捞, 丰县明代卧佛寺山门断裂的 石匾终于重见天日、破镜重圆, 分离数载的“卧佛”和“寺”字 拼成了一块完整的匾额。
刚打捞上来的半块石匾与原来的半块“破镜重圆”
据了解,这块石匾由明代万历年间丰县知县王体蒙书,距今已有390年的历史,曾经饱经黄水、战乱等天灾人祸的摧残。
两年间多次打捞,终于找到剩下的半块石匾
卧佛寺是明清时期丰县最有名的寺庙之一,位于丰县城西北,今常店镇西南五里许。关于卧佛寺的当年的盛况及传说,《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丰县卷》有详细记载。
《丰县志》中对卧佛寺的记载 这块卧佛寺石匾的重现,经历还很曲折。
2017年8月,丰县一名文物收购者来到常店镇于双楼村,发现一村民家石头垒成的猪圈中,有一块看上去很有年代感的断裂的石匾,上面隐约可见字迹。收购者如获至宝,用清水洗刷之后,“卧佛”两个字清晰可见,宽0.48米,厚0.10米,只可惜这是一块断匾,少了一个“寺”字。村民说,剩下那块断匾十几年前被扔在了村子后边的小水沟里,夏季水太多,估计得到秋冬水枯季节才能找到。
左上角“崇祯二年”字样清晰可见
一块断匾被收走,令于双楼村的村民们意识到了它的价值。他们一边设法打捞水沟中的残匾,一边努力追回被收走的那半块匾。几经周折,今年清明节前后,这块断碑又回到了于双楼村的于氏宗亲手中。
挖出石匾的水沟
据于氏家谱祖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奉旨迁民,自晋迁丰,福居卧佛寺,繁衍生息,卧佛寺东有于双楼、于双楼新庄、于堤口、西有侯堤口,南有太行堤河,北有于单楼五个自然村组成于双楼村。因此于氏后人对于卧佛寺一直有着很深的情结。身为丰县文物保护志愿者的于双楼村支部书记于贤志,这两年几次组织人去小水沟里打捞过,但都无功而返。
这条小水沟长约14米,深约4米,河面上长满绿苔,打捞起来并非易事。
村民说麦田那边就是卧佛寺旧址
今年5月7日,于贤志再次组织打捞,一天下来毫无收获。从8日开始,他们一边用泵抽水,一边用小挖掘机在淤泥里探索,果然挖出来一块类似石匾的石头,但用水一冲,发现上面光秃秃的什么字都没有。
11日这天,水沟里的水只剩下不到半米深了,于贤志又找来一部大型挖掘机进行地毯式搜索,上午10时左右,终于听到了像是碰到石头的响声,放到岸边用水一冲,果然露出了硕大的“寺”字,后面还有落款。
于贤志欣喜若狂,立即将这半块石匾与两年前发现的那半块拼在一起,完美地合为一体,经测量长度为1.22米,上面的文字自右至左为:文林郎知丰县事王体蒙为、卧佛寺、时崇祯二年己巳年上浣春题。
崇祯二年是1629年,至此,这块历经390年沧桑的石匾终于重见天日,破镜重圆。
破镜重圆的卧佛寺石匾
于氏家族将其捐献给丰县博物馆
听说此事后,同为于氏宗亲、热爱文史的于世伟先生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于贤志向他指认了卧佛寺的遗址,那里长满了绿油油的麦子。村支书于贤志说,石匾就是在这条水沟里挖到的
据几位耄耋老人讲述,当年黄河引流决口,就以卧佛寺的南门为决口点,却没有冲毁卧佛寺,这些传说更增添了卧佛寺神秘的色彩。
村里还出土过一只半米多高的石臼,村人都说,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常年在卧佛寺吃饭,不会用到如此大的石臼,可以想象当年卧佛寺僧侣云集、善男信女焚香袅袅的盛况。
卧佛寺留下的石臼
石匾上的署名是“文林郎知丰县事王体蒙”,王体蒙何许人也?
于世伟当天夜里请教了徐州文史学者于克南先生、白光华先生,查明王体蒙是河南虞城人,明万历年间举人、崇祯二年任丰县知县,在清朝乾隆《虞城县志》、光绪《丰县志》和新千年整理的全本《徐州府志》中对他都有记载,应该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清官。
清同治《徐州府志 宦绩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虞城人,令丰。案无留狱。一夕有寇警,体蒙偃旗鼓,诱其至,击之,遂遁去。”
《徐州府志》中记载王体蒙曾任丰县知县
于克南认为,卧佛寺是《丰县志》记载的一座寺庙,能被方志记载,说明寺庙规模比较大、影响也很大。《卧佛寺》石匾碑明确了丰县古卧佛寺的确切位置,印证了丰县知县王体蒙的执事时间,同时也说明佛教文化在这一带相当流行。下一步如果重建卧佛寺,也就找到了文化根源。
于贤志说,“卧佛寺”石匾已经破镜重圆,现在成了一件很有价值的文物,放在村里可能不太安全。经商议,于氏家族决定将其捐献给丰县博物馆。
于氏宗亲将石匾捐赠到丰县博物馆
5月13日中午,于贤志一行六人到丰县博物馆捐献卧佛寺匾额及石臼。丰县博物馆馆长王伟称赞:“这块石匾很有价值,于氏家族功德无量。”(来源:徐州城事 编辑/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