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和良心”。
不过,现代城市的“智慧”和“良心”不再仅限于下水道,而是整个城市的地下空间——这里有穿梭往来的地下交通系统,有人潮涌动的地下商业综合体,有集合电力、燃气、通讯、热力、供水等各类城市管线于一身的地下综合管廊……地下正热闹而拥挤起来,这里的秩序、效率彰显出一个城市的“里子”,更是这个城市的人们安居乐业的底气。近日,记者从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苏州地下空间专项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地下空间规划》”)已编制完成。在《地下空间规划》指引下,一座“地下苏州”正进入集约利用和高效运转的轨道之中。
江湖河渠+管网
“东方威尼斯”治水功夫在地下
人类最早利用地下空间,就是为了给聚居地供水和排水。公元前6世纪,伊达拉里亚人修筑地下渠道系统,从古罗马城广场通往台伯河,将暴雨造成的洪流从罗马城排出。
在古代苏州,人与水的关系中排第一位的是防洪。也是在公元前6世纪,伍子胥“象天法地、相土尝水”,而后立水陆门八,造大城。密布的河网系统,成为排水、供水、交通三合一的系统。宋代《平江图》显示了宋朝苏州城“一街一河”的格局风貌。当时苏州城的河道总长度达58公里。上世纪40年代,这个数字变成82公里。这80多公里的河网,发挥了引水、排水、运输、防御、美观等功能,正是它让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自豪不已:“我的家乡苏州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被淹过。”
如今,2399公里的地下供水管网将太湖和千家万户联系在一起。
苏州城市中心区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先后兴建了古城区、城东片、城北片、城南片、胥江片等9个防洪排涝片。2003年以青龙桥、元和塘等11座枢纽为主体的苏州城市中心区防洪大包围工程陆续建成,2008年底,“大包围”开始发挥功能。如今中心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了200年一遇。
解决了防洪,还需面对另一个水问题——排污。以管道排水方式进行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输送,始于1927年古城区部分城市道路的修建。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城市排水(雨污水)管网建设陆续展开,苏州相继建成城西、城东和城南3座污水处理厂,以及相应的污水管网和中途泵站。因果巷和临顿路最先敷设污水截流管,此后,合流管(雨水管)开始逐步建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业生产造成污水增多。至1997年,老城区范围内共有工厂248家,其工业废水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雨污分流系统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建设并逐渐扩大规模。2003年,苏州老城区基本实现了雨污分流。
截至2018年底,苏州市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97座,日处理规模约为375.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7.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
雨污分流、河道疏浚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让苏州城内河网的水质逐渐改善。2013年5月起,自流活水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如今,古城区各项水质指标明显提升,河道黑臭现象基本消除。
多维度再造地下城市
千年大计在于用好地下空间
为了解决现代城市“堵”和“挤”的毛病,人们打起了地下的“主意”。轨道交通以及被轨交线串起的“珍珠”——地下综合体,应运而生。
“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谈起目前苏州地下空间的开发现状、优势和未来愿景,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浦磊颇为感慨。
浦磊所说的“时机”,便是依托轨道交通线网和站点,同步展开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
这种同步是三个层次的。首先是站点、线路与相邻建筑在地下空间的同步,从而实现地下轨道与相邻空间在地下的互联互通、网络化。
其次是城市地下各功能元素,如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物流通道、地下垃圾收运、地下车行道、人行道等与轨道交通的同步,从而实现相向而行、互为便利、互用空间的整体化和集约化。
第三个层次的同步是地上与地下,地上建筑、广场、绿地、道路与地下轨道交通、隧道、商业综合体等地下空间在规划、建设上的同步。
为此,受政府委托,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地下空间规划》。
在这份规划中,记者看到,地下空间设施被称作是“千年城市根基”“千年基础设施”。浦磊说,地下空间设施与轨道交通设施,因为使用寿命长,建成后更改难度大,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所以,规划必须着眼长远,具有前瞻性。
在《地下空间规划》中,记者看到,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和线网,苏州将形成“一轴、两带、三中心、多节点”的地下空间总体结构。
“要让轨道交通和其他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互联互通,离不开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浦磊说,“轨交2号线陆慕站周边,目前形成以哥伦布邻街、香榭时光生活广场、欧尚超市为主力的综合商业服务街区。由于涉及地块多,开发周期长,前期缺乏整体的规划研究及整体的管理控制,轨交站点与商业地块的连接脱节,浪费了轨交带来的机遇。”
在《地下空间规划》中就提出了一些鼓励地下空间与轨道交通之间互联互通的建议。比如,轨交站点周边地块的建设项目按规划通过结建方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并连通站点。公共建筑和商业类建筑尽可能与站点连通,居住建筑鼓励连通。
浦磊说,轨道交通建设也给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物流体系、地下垃圾收运体系、地下排水体系的建设带来契机。这些城市功能设施一旦错过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期,将会在随后的建设中,处处受限且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
星海广场和轨交1号线站点实现无缝对接。
让“生命线”更有力更通畅
地下综合管廊成未来城市标配
在苏州,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正积极与轨交建设同步,与城市道路建设同步。
进入地下隧道,一个晚上走上十多公里,沿途巡查各种管线的状态——这就是地下综合管廊巡检工作。在苏州,这个工作仅有8年历史,目前约有近百人从业。
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市政公用的混凝土构筑物,将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这样的隧道式构筑物,就是地下综合管廊。
据苏州市地下管线管理所管理科副科长徐健介绍,1833年法国巴黎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之后这种管廊在欧美迅速风靡。1958年,北京建造了国内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近年来,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11年,苏州第一条综合管廊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成。2015年,苏州成为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为此苏州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工作领导小组,在城市管理、规划等部门牵头下,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苏州市地下管线管理所负责地下综合管廊的综合协调统筹管理工作。另外,由市城投牵头,水务、供电、燃气等单位参与成立的苏州地下综合管廊开发有限公司(简称苏州管廊)获得开发、运维地下综合管廊的授权。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也确保了已建成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管线有偿入廊,且应入尽入。
目前,在苏州,这样完工或部分完工的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有6条。
水信舱内的底部是供水管网,上端是通讯线缆。
4月28日,走进城北路地下综合管廊,记者看到,比轨交隧道还要宽敞高大的管廊内,被分割成热力舱、电力舱、燃气舱、水信舱4个舱。前3个舱分别有供热、供电、燃气管网入驻。水信舱底层是供水管网,高处则是四大通讯运营商的通讯线缆。
苏州管廊运维人员陈振华说,地下综合管廊内,小处可以走人,大处可以行车。若巡检人员发现某处管线出了问题,将立即通知管线所属单位,检修人员可以直接携带设备、材料从就近入口进入舱室。
在地下综合管廊市级监控中心,各种数据实时呈现在大屏幕上。
在管廊内,记者看到,这里有各种高科技设备,它们24小时监控着管廊各舱的温度、湿度、液位、含氧量、廊体形变等。每隔200米就有一处监控,实时对讲系统则可以保证廊内与监控中心的实时通话。
在苏州地下综合管廊市级指挥监控中心,记者看到,城市各处地下综合管廊内的监测设备所获数据,全都实时呈现在中心的大屏幕上。
苏州管廊运维副总监邓棋棋介绍,今年苏州管廊新申报了“无人机技术在管廊运维过程中的应用”“苏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用电能耗管理的研究”等多项创新课题研究。目前,他们正与相关高校合作对管廊自动巡检机器人项目进行课题研究。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进入管廊24小时巡检。另外,他们还与相关高校合作进行管廊内“结露”课题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推进,高科技的除雾设备将诞生并“上岗”。
地下综合管廊凭借自身的强大优势,让城市的“生命线”畅通,但它所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
首先,管线检修再也不用对马路“开膛破肚”了。乱麻一样的地下线路变得整齐有序,并得到了集约化利用。施工挖断水管、电缆的事故也将杜绝。另外,管线入廊,在温度、湿度相对恒定的管廊内,其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随之提高。最后,管线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天空的“蛛网”少了,城市也更美了。
在月亮湾等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的片区,窨井盖数量明显减少,天空更是看不到“蛛网”,城市美观度大大提升。
徐健介绍,相对于数以万公里计的城市管线,目前,已建或正在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数量仅是九牛一毛。到2020年前,苏州要完成8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到2030年,苏州还要再增加106公里,达到193公里。届时,地下综合管廊将成系统、成规模,助力城市发展。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