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很多记忆已经泛黄,很多变化正在发生。岁月流转,这些人,这些照片,是否有你的时光故事?是否有你的故土情怀?
时隔两年之后,“江苏最强朋友圈”又要来了!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将于5月20日在南京举行。5月9日起,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系列报道《穿越时光,家乡之变》,带你听时光故事,感受家乡变迁。
“小巷弄堂”是江南城市的内在灵魂,记载着小巷人家的光阴流转,沉淀着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5月,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归来,长约420米的青果巷主巷不分昼夜,游人如织。住在青果巷里的原住民恽国强一家,感受着古巷换新颜,小家跟着变美,老街坊有了新消息……
青果巷开街当天,63岁的恽国强尽管心里早有准备,家门口肯定热闹非凡,但当天还是超出了他的预计。“比我想象的人还要多。我走了走,就碰到原来门口的四个老邻居,他们都说修得好,小时候的味道都修出来了。”恽国强告诉记者。
青果巷的开街,一下打开了恽国强全家记忆的闸门。86岁的母亲金祥英回忆道,1957年,当时她在纺织厂日夜倒班,就看中这里闹中取静,家里东拼西凑买下一栋老宅里的两间半房,“连税1100块,房子刚买时,只有两个大灶台,真的旧到没人要啊。”就这样,在140多平黑乎乎的房子里,母亲带大了恽国强姐弟四人。
后来恽国强一家才得知,原来老宅属于唐荆川八宅之一的筠星堂,有500多年历史,他们的两间半是过去筠星堂的厨房。青果巷因喧哗热闹的果品集散市场,得名“千果巷”,常州话因“千”“青”不分,后叫成了“青果巷”。恽国强儿时记忆里最盼望河边的水果船: “当时这个河很热闹,有商船、水果船。 小时候一到夏天,我们就要吃西瓜,就是在买西瓜吃。”
年久失修的老宅遇到的问题,恽家老宅都经历过。因为符合“独立进出通道、产权私有、房屋建筑符合一定历史风貌”这3个条件,恽家老宅在青果巷修缮中被保留了居住。老宅在修缮团队的指导下,花了一年时间,在保持原面积、原高度、不破坏结构的基础上,被改造出了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老太太金祥英现在每天出门看着修缮一新的青果巷,回家住着自己的新房子, 从心底里泛出开心:“修好后,看看房子又白又亮又好,我太喜欢了。到现在都一直开心着。”
每晚去青果巷里遛弯成了全家的习惯,一家的幸福指数跟青果巷的人气一样高。恽国强最爱看的是老宅的墙,百看不厌,遇到游客还要聊上两句。“如果你走马看花是没什么味道的,要细细看,才能体会到小时候的感觉。”恽国强在青果巷一栋老宅前说道。
青果巷的历史、故居、民俗……绵延出太多话题,记忆中还有串门子、走黑巷、捉迷藏……每天漫步青果巷,恽国强一家都有说不完的话。 “我家靠东边有一口井,夏天我们当冰箱用,水果,剩饭剩菜放在井里,它不会坏;到冬天,水不冷,我们就用它洗菜洗衣服。在青果巷这个地方,当时家里有井的人并不多”。
当年恽国强家的井是口“共享井”,邻里关系好,共饮一井水,与老街坊们的友谊因青果巷开街又有了延续。“我母亲的一个老邻居,今年已经90岁了,昨天要人推着轮椅来看看这里的新房子。她回忆起原来的样子,说现在舒服多了。”
像恽国强这样的小巷原住民,在青果巷共有35户,他们留下来,住下去,保留着原有的生活形态,传承着青果巷的人文风貌。恽国强开始给青果巷写诗:青砖粉墙载千年、果硕结集显沧桑、巷弄独特出名人、韵味墨香展古风……“土生土长在这里63年了,反正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再通过青果巷的修缮,好多东西了解得更多,把我所知道讲给大家听,为常州的青果巷这张名片,出点力。”这是家乡变了后,恽国强晚年想做的事。
2015年,常州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很多“老常州”眼里,青果巷是常州的“根”。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常州将深度提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要素,除了青果巷,还有篦箕巷、西瀛里、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等在内的整个大运河文化带精品段都将实现贯通。未来,将有更多人走进常州巷弄,感受常州的文脉风貌,城市之魂。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汤琤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