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旧小区整治凸显“自主参与、共建共治”理念

2019年05月20日 06:55:22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南京将对93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目前已有30个小区陆续开工。记者近日探访发现,本轮整治凸显居民自主参与、共建共治的整治理念,不仅要“面子”,也让“里子”更贴心。

  位于升州路附近的渡船口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虽然占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只有两幢建筑,但楼层分别高达22层、28层,入住396户居民。小区物业办主任郭小丽介绍,去年底,针对小区整治开始进行入户调查,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后再确定整治内容。 

  “小区建成20多年,空调越装越多,配电房已无法适应需求,每年夏季频繁跳闸。”住在3号楼15层的业主张先生说,有次断电时他正好准备下楼接孙子放学,眼看时间到了他只好走下去,这一走,本来就腿脚不好的他好几天都走不了路,“征求意见时我就提出,不需要刷墙,也不需要更换窗户等外观工程,应该把配电房好好改造升级一下。”

  2号楼的叶女士在征求意见时,最关心建筑消防设施能否更新,“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有好几起,我们楼幢里消防设施已经老化,还曾因水压太高爆管,万一有火情,消防设施派不上用场非常危险。”

  渡船口小区此次用于整治的预算共300万元左右。“一般小区整治时的‘六统一’(空调外机、屋面太阳能热水器位置、遮阳篷、防盗网、晒衣架、老旧钢窗的统一),在这里统统不搞,资金全部用于居民最需要解决的地方。”秦淮区房产经营公司周军告诉记者,此次整治,小区外立面出新只做1—4层,4层以上通过清洗方式让其焕然一新。在消防设施升级改造中,将对已经老旧、破损、缺失的设备全面大摸排并配置到位,对消防泵房设施进行更换或维修,对消防水箱排污管进行改造,以确保消防安全达标。目前正在对小区里的独居老人进行摸底调查,考虑在他们家中安装烟雾报警器等。

  改造的另一项工程是电梯,“5部电梯已经服役20多年,其中2—5层居民一直没法使用电梯,此次整治中,将把2—5层电梯全部打通,满足所有居民坐电梯上下楼的要求。”周军告诉记者。此外,配电房也将按照目前的用电容量需求更新所有设备。

  秦淮区集虹苑小区目前也在推进整治工程。屋面渗水、道路破损等老旧小区的“通病”,在这个建成20多年的小区中一个都不少。“征求意见中,居民们除了提出解决渗水、翻新道路等要求,还强烈呼吁解决小区遇雨积水、适老化设施缺乏等问题。”周军告诉记者,该小区的整治将通过设置雨水花园、渗水边沟及透水铺装等办法,突出海绵城市“蓄、渗、滞、净”的特点,这还是老旧小区整治中的“头一次”。

  居民呼声很高的适老化改造也是整治中的重中之重,“老旧小区在当年的场地设计时普遍未考虑人车分流,车位配置比例偏低,此次在改造小区车行道路系统时,既要考虑老年人行走习惯,安装人车隔离栏,还将充分考虑救护、消防等需要;在小区道路、公共绿地、健身场地、走廊、楼梯平台等区域,大量增加休息座椅,方便老年人随时就近休息。”负责集虹苑小区整治设计的博远设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燕子矶街道幕府山庄小区在2016年整治之后,正在进行新一轮“里子”工程的打造。此前楼幢内堆放杂物的地下室,更新为“党群之家”,设置图书阅览、居民健身等多个活动功能室,让小区居民连连称赞。

  “此前老旧小区整治的‘民主’要求体现在方案征集群众意见、过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结果交给群众评判等方面,但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南京市物业办主任陈丹琦告诉记者,眼下我市老旧小区整治的“民主”正通过制度进行明确,例如征求意见需要“两上两下”,即规划方案设计之前必须下到小区充分摸底,形成初步设计;设计方案做好后再听取居民意见,根据意见修改完善,之后才能进入公示阶段。没有这些程序就无法进入施工阶段。“居民自主参与、共建共治,在今后的小区出新整治中将充分凸显。”陈丹琦表示。 

  (来源:南京日报;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