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越剧团一出大戏赢得满堂彩 南青越《五女拜寿》上了文化艺术节“节目单”

2019年05月21日 07:19:00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五女拜寿》演出剧照。

  在南京,有一支业余演员组成的民间越剧团——南京青年越剧艺术团(以下简称南青越)。在2019南京文化艺术节期间,这支民间团队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秀出别样精彩。近日,该团表演的越剧《五女拜寿》走进校园,在南京理工大学上演,赢得观众喝彩。 

  3个月苦练《五女拜寿》,赢得满堂喝彩 

  “牡丹竞放笑春风,喜满华堂寿烛红。白首齐眉庆偕老,五女争来拜寿翁。”随着热热闹闹的开场,《五女拜寿》拉开了帷幕。这是一部经典传统越剧伦理剧,讲述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做寿,五对女儿女婿前来祝寿,因养女三春及婿邹应龙贫贱,杨夫人不悦将其赶出府去。后杨因得罪严嵩被革职,诸女皆不能依靠,唯三春将其收留。后邹中状元,扳倒严嵩,杨沉冤得雪,诸女又来拜寿。一番沉浮,杨夫人方知人间冷暖。

  这部戏人物众多,场上演员有20多位,唱腔上涉及范派、张派、傅派、戚派等多个越剧流派,而且几乎人人都有唱词、有表演。这对一支业余团队来说困难极大。“大家都有本职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很多人在家一边做家务一边练。集中排练也不可能每次都凑齐人,真的非常不容易。”团长陶丽艳告诉记者,虽然《五女拜寿》以前他们也演过,但这次重演的剧本改动不小,用了3个月时间,全团上下一起努力,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南青越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当天一千多张演出票一抢而空,谢幕时观众起立集体鼓掌,为演员们喝彩。

  民间团体坚持11年,屡屡登上央视

  南青越成立于2008年,是秦淮区文化馆领导下的民办越剧团体。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任名誉团长,“梅花奖”得主陶琪任艺术总监,现任团长陶丽艳是越剧界著名的票友。 

  “最开始我们只有十个人,现在有六七十人。”回忆起这支业余团队一路的成长,陶丽艳感慨万千。团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每周一次的排练雷打不动,遇到大型演出,排练频次就要增加,每周还有一次专门培训。“这么多年来大家都在坚持,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搭上了来学习,一起学唱越剧、传播越剧。” 

  南青越相当一部分团员曾在全国、省、市各种大赛中获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过把瘾》《最佳拍档》《梦想微剧场》《魅力一加一》等戏曲节目的拍摄,还应邀参加过江苏省电视台首届戏曲春晚录制、江苏省中秋戏曲晚会等。前不久,这支业余团队还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 

  能在2019南京文化艺术节上演出,南青越的团员们非常激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南京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对我们民间业余艺术团体的发展很支持。”陶丽艳说。 

  做原创育“小花”,传承戏曲艺术

  南青越虽然是个业余团队,但团员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演几出经典剧目,还有着一颗做原创的心。该团推出原创越剧现代戏《吴贻芳》,曾获得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 

  南青越发展得越来越好,许多人慕名而来,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学越剧。2011年夏天,南青越小花班成立,致力于培养越剧接班人,培养传承戏曲艺术。这些年来,小花班成绩斐然,多次获奖,还应邀出访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等地进行艺术交流展演。小花班培养的学生中,有6人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称号,其中两名闯进全国十佳行列。“这11年来,我最开心、最自豪的,就是看到我们团队在舞台上完美呈现,看到学生在全国获奖。”陶丽艳说。 

  是什么支撑着陶丽艳和团员们11年的坚持?陶丽艳的回答是:“觉得有一种使命感。传统文化不能丢,戏曲艺术一定要传承发扬下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