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这样撬动美丽经济:花木满山头,家家户户有奔头

2019年05月29日 16:33:50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市光福镇 资料图

  4月20日,谷雨。苏州市光福镇香雪村进村路上,拉树的车辆络绎不绝。在自家苗圃里,村民孙祖浩正指挥吊机小心翼翼将一棵棵精品景观树装上货车。两天后,这批价值数十万元的苗木就将抵达湖北武汉。

  “这几天,我们除了要加急修剪苗木枝条,还要赶在气温升高前,迅速安排外地订单,进行苗木移栽。”今年64岁的孙祖浩是村里有名的种树能手,也是业务广泛的“苗木经纪人”,凭借几十年积累的关系网,老孙每年都能把自家和村民价值数百万元的树苗从光福销往全国各地。

  在香雪村,像孙祖浩这样从事苗木产业的村民超过3000人。这个因中国传统赏梅四大胜地之一“香雪海”而得名的村庄,每年冬春时节,漫山遍野梅花开遍,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这一从清朝康熙年间延续至今300多年的美景,也造就了村民栽花种树的传统。旅游旺季,村民抢抓“赏花经济”,淡季就开始做“种植文章”,香雪村绿色产业一年四季有看头。

  “我们村紧邻太湖,地处生态红线内,发展工业有严格限定,因此,依托传统基础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产业,既是呵护青山绿水的必然选择,也是富民强村的现实所需。”香雪村党委书记倪青介绍,通过种好“一棵树”,村民腰包越来越鼓,去年,全村苗木产业产值超过3.5亿元。

  走进村里占地200多亩的花卉苗木市场,桂花、梅花、红枫、樱花、雪松、海棠、女贞、黄杨等400多种绿化景观花木遍植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植物园。

  “在这里,一块承包地就是一个摊位,每个摊位半亩到5亩不等,一共展示着170多家苗农的特色产品。”倪青说,前些年,村民普遍种植香樟、广玉兰、桂花“老三样”,一亩地种出几百棵苗木的总价值不过一万多元,不少苗农看不到前景,就把林地荒废了。近几年,随着市政工程景观、房地产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对工程苗的需求不再是求“种满”,而是更多的求“好看”,对花树、变色叶树、造型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村里瞅准这一市场动向,以精品特色花木和苏派盆景为引领,迅速调整传统苗木种植结构,抢攻高端市场。

  转型,让苗农尝到甜头。“现在这样一棵造型别致的罗汉松,至少能卖出几万块!”指着自家摊位里一棵被金属丝扎起的罗汉松,村民陈慧向记者介绍,精品景观树、造型树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培育,有的树甚至要花上几年到十几年的功夫,但慢工出细活,造型树的文化和技术附加值高了,亩均产值也上来了,家里靠着一个摊位每年就可赚来几十万元。在村里和镇里花木协会指导下,陈慧还在前不久被认定为苏州市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光福全镇花木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储存的花卉苗木价值高达数十亿元,“中国花木之乡”品牌越擦越亮。为破解山多地少限制,苗农们还通过“组团”到外承包开发3万多亩园地,将特色花木种植、销售、运输、养护为一体的“美丽经济”布局到长三角更多地区,光福苗木产业实现质量齐增。

  “内外携手,带来更大机遇!”作为香雪村最早一批走出去的村民,顾建波在南通海门承包200亩苗圃,他的公司通过推动本地培育、异地引育,每年都从村里带走大批树苗,又为村里反馈回来具有市场前景的种植品种信息,大大拓展发展空间。

  龙头企业带动,光福花木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光福镇绿化办主任杨吉介绍,全镇目前形成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生产模式,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逐步与农户建立互利共赢关系,几个龙头企业每年收购农户的苗木达数千万元,成为带动全镇农户增收致富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今的光福,春有樱花、夏有木荷、秋有桂花、冬有梅花,大片经济花木扮靓各个山头。凭借这样独特的“颜值”,全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也花落光福。按照“一山一品”规划思路,光福还将在各个山头继续扩大种植不同种类花木,通过这条步道的有机串联,打造一条农文体旅深度融合的生态休闲走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