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鉴真》下月启动巡演!6月5日,相约扬州大剧院

2019年05月30日 21:00:38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关于鉴真,我个人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第一个是在753年,那一年鉴真终于东渡成功,登陆日本,开始了他弘扬佛法的伟大历程;第二个是在1980年,鉴真坐像回扬省亲,成为了中日友好交往史上一段佳话;第三个就是在今年的3月26日,扬剧《鉴真》在扬州首演,这是扬州人演扬州戏,收获了巨大成功。”今日上午,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也就是扬剧《鉴真》的编剧谢柏梁,在扬州感叹道。

  首演成功后,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编大型历史扬剧《鉴真》就将启动全省巡演,6月5日将在扬州市大剧院举行巡演的首场演出,此后还将前往高邮、宿迁、泰州、常州、无锡、南京等地进行演出。今日上午,由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出品、扬州华鹏置业有限公司冠名、江苏银行扬州分行协办、江苏江南大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天瑞府之夜——《鉴真》江苏巡演”新闻发布会在鉴真图书馆内举行。

  扬州是中国文化的大码头

  鉴真大师唯有从这里出发

  谢柏梁说,自己曾在上海交大任职,弘一法师也是上海交大的校友,而弘一法师,也是鉴真大师之后的律宗高僧。鉴真大师是在唐代出访日本的,当时中国很强大,有着盛唐气象。鉴真东渡弘法,体现了一种中国人的博爱精神,以及佛法无边的文化情怀。鉴真大师在扬州大明寺主持时,影响甚广,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寺前排队,等着鉴真大师剃度。他在扬州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都有着极高的声誉。就是在如此的巅峰时,他还是毅然决定要去日本传道,这种气度,一脉相承。鉴真大师前往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和现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前几年,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打造的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演出时,受到了一致好评。如果是扬剧《鉴真》前往日本,扬州人演的扬州戏,一定会更受欢迎。

  谢柏梁回忆说,自己开始写《鉴真》,还是在5年之前,因为鉴真是一位历史宗教人物,所以如何在舞台上呈现他的传奇,这是一个难题。自己来到扬州,感受很深。唯有在这样的扬州,才能触发写作的灵感。从隋唐开始,到明清时代,乃至当今,扬州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大码头,涌现了很多诸如鉴真大师这样的伟大人物。

  在写作中,一定是忠于历史的。开始也有一些旦角戏,描写了鉴真大师的弟子,发生的一些感情戏。但是,经过多方考量,最终还是忍痛割爱。如果鉴真大师的弟子,有生死情爱的戏份,那么鉴真大师的教诲何在?而在戏中,通过那些弟子舍身蹈海的剧情,更加提升了整部剧的壮烈感。在剧中,鉴真大师也不是铁石心肠的金刚,更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凡人,看到百姓受苦,看到弟子献身,他也是感同身受,痛苦悲伤。只有这样的鉴真大师,才能完成普度众生的壮举。

  扬州学者顾风感叹,鉴真在日本的影响很大。现在在奈良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中,还保持着很多中国唐代的风俗习惯。日本僧人到中国来请高僧,为什么来到扬州请鉴真?其实日本僧人在长安、洛阳等地,也邀请过其他僧人,甚至也有中国僧人,比鉴真更早抵达日本,但是影响力比不上鉴真。当时的扬州开放发达,所以鉴真对于日本还是很了解的,很快就答应去日本弘法了。这部扬剧《鉴真》,首演成功,引起轰动,一定会随着巡演,产生更大的影响。这部扬剧,不仅是鉴真东渡弘法的行为,更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身怀绝技却不炫技

  青年演员收获成长

  在剧中,扮演“鉴真”的,就是当今扬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李政成。李政成感叹,用扬剧表演鉴真东渡,是非常契合的。在创作过程中,谢柏梁的剧本扎实可靠,而在表演中,也加入了很多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让人物鲜活,让故事丰满。鉴真东渡,看上去是传法,其实传播更多的,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气质。在演出中,亮点频多。比如声腔,“鉴真”是用了扬剧“金派”唱腔,时断时连,低回委婉。比如身段,青年演员们的呈现非常出色,男演员们施展的水袖,刚柔并济。而扮演弟子“如海”的,却是一位女演员徐梦雪,她在表演上杆割绳时,身怀绝技,却不炫技,而是将平时的基本功,都融入在表演的动作之中。

  徐梦雪则说,自己其实有些恐高,每次登高表演,内心都有些慌。而每次演出时,李政成等老师都会给予极大的帮助和信心。这次表演,导演也给了年轻演员们很多发挥的空间,让自己学着去塑造人物,获益匪浅。

  而在剧中扮演“祥彦”的游佳琦说,一直以来,接触的都是以传统戏为主,都有老师教。出演《鉴真》,又是佛教题材,从台词到台步,开始都有些不知所措。后来在导演等主创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了人物的外在以及内心塑造。通过这部剧的参演,年轻演员们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