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住在徐州新生里的居民们
在家门口看到这样一张公告:
新生里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列入徐州市2019年度征迁计划,征收范围为:宣武商贸城以南,和平路以北,民主南路以东,迎宾大道以西(以规划范围图为准)。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第十五条规定,现对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由彭城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
自2019年6月18日开始入户调查,敬请该范围内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合。
说起新生里棚户区改造项目
这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概念了
2017年9月,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发布
徐州市市级2018年棚户区(危旧房)
改造一期工程项目
其中就包括“新生里周边地块”
而根据此次公告描述的范围
我们也在地图上大致勾勒了一下:
上图仅作参考
至于本次具体涉及到的征迁范围
还要以后续具体公告为准
01
“新”生里,今天有点“旧”
作为市区最大的棚户区
新生里确实和周围有些格格不入
这里紧挨着宣武市场
每天人来人往,充满了烟火气
勤劳的人们推着三轮讨生活
抬头看,四周都是高楼大厦
一低头,到处都是老墙碎瓦
这里毗邻故黄河,
有历史的韵味,也有清新的风景
可是一到夜幕降临
还有部分街道连路灯都没有
这里距离自来水公司只有1公里
但部分老房子还不通自来水
集中供水处这一排铁锁
让人仿佛穿越回上个世纪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
下雨天,这里还会涝
这里的街巷错综复杂
隔壁的门牌号或许差了十几位数
新生街、新生里、东吴庄……
形形色色的地名犬牙交错
简直是快递员的噩梦
外卖小哥的终极挑战
这里的居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和其他的“老徐州”们没什么区别
可是几十年过去
曾经的同学、同事住进了楼房
他们还在一天天的盼
这里有幼儿园,也有小学
到了中午和傍晚
孩子们一跳一跳地跑回家
他们的童年属于静谧的小巷
他们的未来想必会大有不同吧?
02
“新生”里,一段新生的故事
徐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新生里是其中一个美丽的片段
说说它的历史,很有意思
▲记录建国时徐州城全景绘画《曙光初照古彭城》中的故黄河西岸部分。
徐州文史学者李世明介绍
解放前的徐州,城区面积并不大
到了黄河岸边,算是城乡结合部
有些逃荒而来的人们聚集在这里
渐渐形成了社区——金谷里
当年,除了苦命的青楼女子之外
也有很多说书人、戏班子活跃于此
形成了徐州版的“天桥艺人”圈子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从新生里向南可以看到曾经的奎山塔。
1948年徐州解放后
人民政府解救并改造了这里
部分长期受压迫的妇女
在此兴建了各种工厂、小商品市场
开辟道路,扩建居民小区
金谷里也被改名为新生里
那段时间
新生里、铁货街、要武路…
黄河西岸一连串的批发市场
成为徐州人日常购物的好去处
区域内也集聚了一些
工厂企业、机关单位
有些单位为职工修建了楼房住宅
但大多各盖各的
并没有连接成片
也形成了今天新生里
“楼房包围棚户、棚户包围楼房”
的奇葩局面
或许,这也是新生里棚户区改造
面临的难点之一吧
▲2019年6月12日,新生里棚户区,一个“猫家族”的生生不息。
建筑伦理学家埃蒙·坎尼夫认为
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叙事
新生里的过去与今天
徐州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见证着一代代徐州人的风尚和情怀
说一声再见
让我们把新生里的故事记下来
希望它的明天更美好
(来源/无线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