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头版头条!江苏全力打造金融改革的“泰州样板”

2019年06月15日 16:25:34 | 来源:金融时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金融时报》头版头条聚焦泰州,大篇幅报道江苏全力打造金融改革的“泰州样板”。

  全文如下:

  江苏全力打造金融改革的“泰州样板”

  泰州,原本是苏中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可这两年名气越来越大,成了“网红”城市。这主要得益于该市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正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

  今日的泰州,正由“祥泰之州”走向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之城”,在全国率先试点取消企业开户许可证核发、首个试点开展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领先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绿色通道”……一个个“第一”在这里创造,一项项改革措施从这里实践成功,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泰州样板”。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专程来到泰州,通过几天的深入采访,聆听了由泰州谱写的这一段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华彩乐章。

  金改“上半场”:跑出泰州“加速度”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备、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与泰州市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相匹配的融资服务环境……”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人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行长李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启动伊始,泰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便被赋予重要意义,因为泰州不仅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更是全国首个获批综合性金融改革的试验区。

  改革,就是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在金改实践中,泰州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改革的深刻内涵。李军坦言,江苏始终把金融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省市联动,特别是金融系统一马当先,各行各业百舸争流。两年多来,人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郭新明一直把泰州金改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数次到泰州调研指导。人行南京分行先后出台富有“含金量”的扶持泰州金改“22条”和“11条”政策措施;江苏地方金融监管局、银保监局、证监局也分别出台了支持泰州金融改革的专项意见;省统计局审批立项了泰州区域金融业综合统计项目;泰州金改被列入泰州市“一把手”工程,由泰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领衔负总责,参与重大区域金改项目谋划……

  在泰州金改的“上半场”,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个崭新、立体的金融格局正在泰州不断铺陈出来。据泰州市银保监局副局长刘维民介绍,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达36家、网点798个,覆盖所有乡镇。与此同时,法人机构转型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例如,泰州、姜堰两家农商行引进优质法人股东,分别完成增资扩股5亿股、2.5亿股;泰州农商行、靖江农商行各发行6亿元二级资本债;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1.23亿元。

  在金改的带动下,泰州逐渐营造出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金融生态,重塑风险防范化解的新格局。“我们始终把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改革的底线,努力营造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金融生态。”泰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市政府金融办主任申强如是说。他介绍说,截至2018年末,泰州市线下投融资机构由922家减少至313家;自改革以来,泰州分别累计压缩普通船舶、化工、不锈钢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64亿元、42亿元、67亿元;率先成立金融及破产案件审判庭,出台司法保障金改18条意见,为金融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率先建成“一会、一中心、二庭、三员”的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机制,成为全国五种典型金融消费调解模式之一。

  人行泰州市中心支行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金改两年多来,泰州构建起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生态,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也得到显现,展露出全新的气象。截至今年3月末,泰州市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8.2%,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增速连续两年稳步提升,分别增长6.5%、7.1%;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6.4%,高于2018年13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较改革前提升7.7个百分点。

  加速、落地、推广、见效……如今,“国字号”金改试验区已走过两年多的历程,泰州也交出令人振奋的“上半场”成绩单。聚力转型,扩围升级,泰州金改不仅跑出加速度,更跑出深度与广度。

  产融综合服务中心:引金融业“源头活水”

  永定路以北,文化中心以南,在城市中心轴线上,20幢楼宇气势恢宏、高耸林立,勾勒出优美的城市天际线。2018年6月投入试运行的产融综合服务中心就坐落于这片“泰州金融服务区”内,它的落成不仅意味着泰州增添了产业与金融融合的新地标、新名片,“筑巢引凤”的举动也将助力泰州打造熠熠生辉的“金改样本”。

  数十家金融机构统一入驻,挂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国土局、经信委、再担保、银联商务等融资配套部门和机构也在此开设了相应业务窗口;各大银行具有特色的小微信贷产品宣传信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同样,又一批金融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即将前来……两年多来,产融中心从无到有、从功能单一到服务多元化、从无人知晓到万企注册,目前“一站式”融资服务的格局已初步形成,金融资源集聚效应也日益显现。

  在李军看来,撬动更多资金注入实体经济,让产业转型“开花结果”是泰州金改任务的根本所在,其发力点在于如何更好地满足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化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局,泰州从提高融资效率和增强银行信心两方面入手,以建设‘前台+后台、线上+线下’的产融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探索构建了覆盖贷款各环节的民营小微企业全链条融资服务体系,即贷前尽职调查、贷中信用增信、贷后风险处置。”李军进一步介绍说。具体说来,在贷前,开发产融综合服务中心线上服务平台,成立地方国有背景的征信公司,实现企业贷前“信用画像”,引导金融机构实施精准扶持;在贷中,将2亿元创业担保基金、1亿元信用保证基金、5000万元科技金融风险担保资金及2亿元转贷基金等逐步纳入产融中心,提振银行放贷信心;在贷后,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巡回法庭,实现对不良资产起诉、保全、收购、处置的“一站式”服务。

  “2018年下半年,我们与泰州广播电视台、银行合作,通过新媒体直播、专业主持、互动问答、注册抽奖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组织了22场‘走出去’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共到场企业代表近2400家,现场注册上线平台近1600家,平均每场活动现场注册上线率高达65%。截至2018年底,上线企业达1.2万家,发布融资需求1592笔,其中1319笔已解决,累计融资总额达122.47亿元。目前,资产管理公司正在推进建设,征信系统已上线试运行。产融综合服务中心自试运行以来,融资对接成功率达80%,纯信用贷款占比超10%,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较改革前提升2.5个百分点。” 申强透露说。

  “1+5+1”现代产业体系:助实体经济“枝繁叶茂”

  由“一粒药”迈向“大健康”,被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泰州医药高新区已初展雄姿。“以大健康产业为标志,以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化工及新材料五大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5+1’现代产业体系,是泰州金改的重点产业服务领域。”泰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张健羽向记者介绍说。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轻资产、技术专利门槛高、试产及投产初期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传统信贷产品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生物医药作为泰州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新兴产业板块,金融又该如何助力打破产业发展的“藩篱”?

  对此,申强告诉记者,只有弹好政府“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的“协奏曲”,才能集聚优势产业,真正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泰州,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政策方针具体体现在以政策扶持和平台建设为抓手上,探索构建市场主导的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体系,分层分类引导企业对接金融资本。

  据介绍,在政策扶持方面,泰州出台“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办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组建“1+10+N”产业投资基金体系,市场化构建初创期医药企业“风投+基金”模式,基金认缴规模达百亿元;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基金和国家一类新药研发投资基金,组建大健康二级母基金、国科健康基金等,争取江苏省政府增资共建产业投资基金,将泰州市产业投资基金作为省政府投资基金旗下的区域基金。与此同时,泰州积极驱动企业上市挂牌。开展“十百千”培训工程,即每年遴选10家以上重点拟上市企业、100家以上拟挂牌企业、1000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开展上市培训,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及不同资本市场的门槛要求,对企业分层分类辅导,推动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精准对接。泰州还梳理了21家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库,实现全市区域全覆盖。其中,江苏硕世生物科技公司成为苏中地区首家申报科创板获受理的企业。

  在平台建设方面,泰州与上交所、深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以“大健康产业”为主题特色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泰州医药高新区”路演中心,搭建大健康产业企业外部金融资本融资对接平台;建立医药高新区股权投融资撮合平台,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50多家投资机构、2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在平台注册并完成撮合工作;建立“泰科易”线上技术交易平台,强化科技项目对接,推动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目前已有4000多名各类技术专家在该平台注册,服务企业超4000家,撮合项目成功签约200余份,交易金额达1.65亿元。

  试点成效:“试验田”成为“示范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试点经验的可复制可推广性,是泰州在全国金融改革大局中的自觉担当。泰州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在我国金融改革的红利释放中发挥着“放大器”的效应。

  广东、天津、四川、安徽……近日来,全国各大省市陆续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消息接连刷屏,这正是金融改革排头兵的泰州,为我国金融改革贡献的重要经验之一。作为全国首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试点地区,泰州探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账户改革试点推进机制,实现了企业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由原来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两头跑”转变为银行内部“闭环”,平均开户时间缩短为1天,开户效率大为提高。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开发运营“企业账户统一服务平台”,扫描营业执照二维码即可自动抓取企业信息,并完成开立账户手续,在保障账户唯一性的基础上,大幅简化了开户流程。“围绕账户改革目标,我们先后向人民银行总行反馈改革建议10余次,11条可执行建议被采纳,为全国分批推广贡献了泰州智慧。”李军表示。

  “便利化试点业务模式与传统资金结汇有很大不同,每笔资本金结汇使用仅凭一张支付命令函即可在银行当场办理结汇并完成向几十个收款人的支付手续,节约时间成本高达90%以上,便利程度非常显著。”泰州迈博太科药业有限公司的代表表示,作为首批试点备案企业,该公司尝到了便利化试点政策红利的甜头。“试点实施以来,泰州医药高新区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59.6%。”李军告诉记者。泰州自主研究制定“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管理办法”,大幅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银行柜面审核时间从4天缩短至半小时以内,有效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境外先进技术、资本流入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目前,该试点的成功经验已被深圳前海、广州自贸区、四川自贸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多地复制。

  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绿色通道”是泰州金融改革又一次先行先试的重大突破。“作为跨境结算‘绿色通道’的首个试行者,我们已成功为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办理了便利化货币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中行泰州分行副行长边大军告诉记者。据介绍,目前已有符合条件的29家企业纳入经常项目“绿色通道”名单。试点启动以来,试点企业按照“绿色通道”业务流程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同比增长30%,交易成本持续下降。

  金改下半场: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在金改的‘上半场’,我们已充分调动起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的积极性。聚焦下半场,我们将重点培育资本市场,充分利用直接融资产品,促进新型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稳步提升。”李军如是说。

  经过两年多的“立柱架梁”打根基,泰州金融改革正式步入“下半场”,每一项都是更加难啃的硬骨头,每一项都需要更强大的气魄和足够的智慧来推进。在李军看来,虽然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很多地方需要爬坡过坎,但可喜的是,相较于两年前,泰州对于制度创新有了更为重要的共识:先行先试的“试验区”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唯有加快机制体制创新引领,才能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登高瞭望,方知山高路远;重任在肩,更须蹄疾步稳。“今年是推进泰州金融改革的第三年,也是立足前期工作成效攻坚突破的关键之年,泰州市将聚焦重点项目,突破关键环节,致力开拓创新,努力取得实效。”李军对泰州金改下半场充满了信心,他向记者描绘一幅改革的蓝图:一是紧扣一个主题,始终坚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主题,聚焦“1+5+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以金融要素资源支持引导特色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转型发展。二是打造两个生态圈。以产融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集成企业征信、融资担保、转贷服务、资产管理、金融及破产案件审判等涉及企业融资前、中、后全过程的金融服务,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打造融资服务生态圈。以发展金融广场为重点,打造创投、银行、保险、基金、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科技小贷等各类金融要素集聚发展的金融资源生态圈。三是构建三大体系,即构建更高效的产融对接体系、构建更精准的转型升级支持体系以及构建更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