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和林周,从太湖之滨到雪域高原,两座相隔千山万水的城市,因对口援藏工作而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来,以潘志嘉、田嘉勇、陈实为主的苏州八批援藏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援藏项目,帮助林周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近日,本报记者来到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用镜头记录他们三年援藏工作取得的累累硕果。
林周县松盘乡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园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充分带动当地增收。
在林周县松盘乡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园里,38岁的牧民嘎松尼玛和妻子正在忙碌着,为上百头牦牛添水、加料……虽然有点累,但他们脸上却挂着笑意。几年前,他的妻子生了一场大病,花了不少钱,他们家也因此成了贫困户。现在,他们成了农牧产业园的职工,每个月两个人有5000多元的收入,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这座占地2400多亩的农牧产业园投入援藏资金1亿元,农牧产业园投入援藏资金1.5亿元,将打造成集养殖牦牛、肉牛、奶牛和饲草加工为一体的大基地,能够提供116个就业岗位,充分带动林周农牧民增收和就业。
林周农场纪念馆。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蔬菜水培。
在林周县边交林乡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园内,成片的大棚沐浴在阳光下,现代化的喷淋系统正在为成片的玫瑰花浇水。走进阳光智能棚,黄瓜、圣女果、生菜、紫甘蓝等几十种果蔬长势喜人。22岁的米玛普尺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芹菜水培工作。她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与她在一起工作的还有6名大学生。这座曾经几乎被废弃的农业示范园在援藏工作组的努力下,成了远近闻名的乡土人才培育基地。
林周农场始建于1966年,进藏干部和知青将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农场。
江热夏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
苏州第八批援藏干部打造的援藏项目还有很多——以修复红色革命遗址林周农场为契机,投资3000万元在强嘎乡打造了红色小镇;投资1亿元实施热振旅游片区环境优化,打造唐古特色旅游集镇;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携手成立西藏首个“黑颈鹤观察拍摄基地”,提升林周县知名度和美誉度……统计显示,3年来苏州援藏干部共完成总投资4.4亿元的援藏项目28个,涵盖医疗卫生、产业扶贫、道路工程、村容村貌整治、人员交流交往、公共场所供暖等村多个方面。
边交林乡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园内,成片的大棚沐浴在阳光下。
林周县松盘乡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园东区——牦牛繁育基地。
雪域天堂两地情,苏州林周一家亲。苏州第八批援藏干部即将结束三年援藏生涯,但他们在雪域高原留下的苏州印记,却见证着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见证着苏林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