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做了好事不留名,还让一位老人赶到南京送锦旗?

2019年06月19日 20:39: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底的一天,南京外国语学校门前来了一位90多岁的老人,老人带着锦旗,说是要送给南外的几位学生,但是不清楚学生的具体姓名和班级。

  一面意外的锦旗

  事情发生在5月27日下午1点左右,据学校安保负责人罗玉美介绍,这位老人自称叶连平,是安徽一家留守儿童学校创始人,要把锦旗送给几位支教的南外学生。但因为老人提供的信息有限,短时间内无法核实,再加上当时学校中层领导都在开会,老人又急着回安徽上课,最后罗玉美代为接收了这面锦旗,有心的她还给老人拍了一张照片。

  一次全校"大搜查"

  老人走后,罗玉美对着照片、姓名上网一查才知道,这位92岁的叶连平老人,是安徽和县卜陈初中退休教师,2000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创办“卜陈留守儿童学校”,义务为乡村孩子辅导英语,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德育先进个人。

  是谁做了好事不留名,还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赶到南京送锦旗?学校立刻展开调查,很快,最大的可能性落在了高一(7)班。班主任姚树义告诉记者,当他听说这件事以后,想起自己曾经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内容就是记一次安徽支教的经历,他试着在家长群里打听了一番,很快就有了结果:班上的袁子晨,组织10名同班同学,从开学以来每周六赶往安徽和县支教。

  一趟心灵蜕变之旅

  在南外,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很平常的事,但自发组织、长期坚持做公益,就显得难能可贵。袁子晨告诉记者,最初她是想参加公益活动“锻炼一下自己”,就请求妈妈帮她寻找项目,通过南京一家公益组织牵线,她来到安徽卜陈留守儿童学校,遇到了叶连平老先生。这位92岁高龄的老先生,退休后免费给留守儿童辅导英语,至今已坚持40多年了。老先生饱满的热情、奉献的精神打动了袁子晨,她决定要把支教作为一项长期事业做下去。

  “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看见他我就反省,做公益更重要的是对别人有帮助,对社会有帮助,而不是自己从中获得什么。”袁子晨说。

  一名高中生,要坚持每周去60多公里外支教,很难。袁子晨决定,在自己的同班同学中,寻找更多志同道合、且能够长期坚持做公益的人。经过一番筛选和宣传发动,支教队伍扩大到了11人。

  陶最是被袁子晨拉“入伙”的同学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初听说是教小学生英语,觉得很轻松就接下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其中的困难,有的孩子基础比较差,有的孩子比较调皮,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他和同伴还设计了游戏环节和奖励环节,“要不是大家一起想办法,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

  在支教活动中,11名学生发挥集体智慧,根据教材制定教学大纲,为了维持教学的连续性,学生们分配了排班表,定期进行备课和教学交接,即便是月考、期中考试前夕,也从未中断支教。期间,几位学生家长和相关公益组织,承担了接送的工作。

  星星点灯 照亮求知的眼睛     这段影像,是支教初期,南外学生们与叶连平老先生的一段对话。简陋的教室,到处闪烁的求知的眼睛,让这群南外学生深受震撼。

  “那种对于求知的渴望、对于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那种力量是很震撼的。我教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姐姐,已经成年了,她还在那里和小学生一起学英语。”参与支教的潘意告诉记者。

  过了暑假,这些支教的学生即将升入高二,未来能够用于支教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但他们希望能把这件事坚持下去。他们给自己的支教活动起了一个朴实的名字——“星星小项目”。袁子晨说,一颗星星的光芒可能很微弱,但星星之火,同样可以燎原,“我希望发挥公益的感化力量,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

  所幸的是,这件事“曝光”以后,学校非常支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主任许亮亮评价,这些孩子们非常棒,能够精心组织、合理实施支教活动,“学校会加大对这项支教活动的宣传力度,一定会把这件事做成一项长期事业”。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今晚9点35分《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吴红鲸 编辑/梁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