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难题。苏州工业园区创新运用海关的进出口信用数据,推出“关助融”项目,为银行贷款审批提供分析依据,有力提升外贸企业的获得感。
最近,苏州工业园区的康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拿到了1000万元银行授信额度。在过去,这样一家租赁厂房开展生产的企业,在没有资产抵押的情况下,想要获得银行贷款十分困难。这次,通过园区“关助融”项目,银行可以对进出口企业的信用等级、守法记录、企业进出口金额、纳税数据等信用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更快完成审批。对于优质企业,银行不仅给予低于市场水平的基准利率,还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效率。此外,政府还为中小微企业这类贷款提供部分贴息补助。
康纳机械制造(苏州)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秋红说,我实际拿到的利率非常低,可能介于2%跟3%之间。现在市面上如果上浮30%的话,它要到6.5%到7%之间。这样的话,我一年1000万贷款的话 ,节省了最起码40万到50万,所以我们是有获得感的。
6月20号,首期参与“关助融”项目的6家苏州园区企业共获得银行授信额度近5500万元。通过引入海关信用担保体系,引导企业守信经营,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的营商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办公室副主任王咏梅说, 能够帮银行把一些优质的守信的企业挑选出来 让他们能够从“不敢贷”到“敢贷”。那么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所以我们是海关添信、政府助力,那么银行就让利。
苏州工业园区经发委副主任祝欢介绍说,今后政府包括这些监管部门的信用数据,也会进一步挖掘提炼出来,为企业所用,为市场所用。这个是我们共同在研究的课题,我们会推出更加多的基于信用的应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