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正式实施。在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上海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上海已经行动,我们还会远吗?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还会远吗?
城市生活垃圾量节节攀升,2017年全国清运量可绕地球10.8圈
随着城市发展,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经达到2.15亿吨。1吨生活垃圾体积为2立方米,2.15亿吨生活垃圾约有4.3亿立方米。若将这些垃圾铺成长宽高各为1米的立方体,其长度将达到43万千米,可围绕地球赤道10.8圈。
“垃圾围城”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对经济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的大型城市而言,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从地图上看,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方,垃圾产量相应较多。2017年,全国各地生活垃圾清运量,广东排第一,达到2644万吨,江苏紧随其后,为1734万吨。
南京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可填满玄武湖
据我苏网了解,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目前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近8000吨,一年可达290万吨。从2007年到2017年,南京生活垃圾年清运量从161万吨上升到285万吨,增加了77%,平均每年垃圾清运量以7%的速度增加。
照这样的速度,明年(2020年)南京一年的生活垃圾将达310万吨,即620万立方米。按照目前玄武湖61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来换算,南京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即可填满整个玄武湖。
南京的垃圾分类实验
200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南京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桂林一起,成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的八个城市。近二十年来,南京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不断细化。
2017年,南京提出按照“大分流+小分类”的原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大分流”方面,推进各区(园区)分级分区域设置垃圾分类贮存分拣中心,增强和完善农贸市场垃圾、餐厨废弃物、道路机扫垃圾、电子垃圾、大件垃圾等的专项分流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小分类”方面,主要通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和生化处理,减少进入末端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量。
南京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收集专用车 张群 摄
垃圾分类标准:城市间差异大
垃圾分类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南京将生活垃圾分为日常生活垃圾和特殊垃圾两大类,日常生活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个子类,特殊垃圾则包括餐厨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农贸市场垃圾、道路机扫垃圾等。
对比中国其他城市和国外城市,我苏网发现分类标准各有不同,如上海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等四类;中国台湾则将生活垃圾分为一般垃圾,资源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深圳则为广东人家中的年味担当“年花年桔”增设了专门的分类,极具地方特色。日本新居浜市分类则更为细致,一共分为8种。
政企合作引领生活垃圾智慧分类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南京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了垃圾智慧分类这一新方式,政企合作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机制。
智慧分类系统将垃圾分类、垃圾回收等环保项目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电子积分式管理。居民每天可以用生活垃圾兑换积分,根据不同类别垃圾进行计重计分,达到一定积分后可在固定兑换点换取生活用品。
智慧分类系统汇聚每户居民每天垃圾分类的重量、积分以及兑换物品内容等数据,市民登录系统后,就能查询自家的分类和积分情况。这种实物激励的方式有助于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公司还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决策提供依据。
据我苏网统计,目前“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已覆盖南京市11个区,1000余个小区。
南京栖霞区南大和园居民在用积分兑换日用品。白净 摄
一条街出现两种不同的垃圾分类状态
南京运用生活垃圾智慧分类系统,采取积分兑换激励措施,垃圾分类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72岁的杜学林是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南大和园的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一米高的工作台,两个垃圾分类桶,围成一个四平方的垃圾分类收集站,这便是杜学林的工作区域。在这片区域里,小区居民每天自觉地将生活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然而,距离杜学林仅三米的街对面,黑色塑料袋堆积成山,那里面装的是未分类的生活垃圾。
一条街出现两种不同的垃圾分类状态,这种现象在南京并不是个例。可以说,它甚至是中国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公众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只有三成公众认为自己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不错。
南京栖霞区南大和园垃圾分类箱。白净 摄
《报告》引用调查数据指出,影响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有:
但住在南大和园的白老师对上述调查结果并不认同。她说,小区有很多分类垃圾投放点,早晚固定时段有专人把守,协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特别是厨余垃圾。但是,参与垃圾分类的多为退休老人,很多年轻人嫌麻烦,仍将垃圾不做分类地投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垃圾桶里。要让年轻人接受垃圾分类的意识,并自觉地转化为行动,任重道远。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从每家每户开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这个习惯。”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归根结底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政策,加强垃圾分类监管,也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作者:张群 王艳 朱小东
指导老师:白净
编辑:蒋津津
荔枝新闻&真数工作室 联合出品